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40-350(第7/18页)
紫禁城一日一次、三日一次的坤宁宫祭祀、奉先殿祭祀等日常祭祀。
所以,这其中要涉及大量的果品、时鲜等。
而这些果品、时鲜,都可以从奉宸苑和庆丰司出。
奉宸苑,管理畅春园、圆明园、南苑、御船处、金水河、热河行宫等处的修缮事宜,比如正月要理花圃、果圃,四月要修鱼池、换新水,五月要采瓜果、进鱼虾,七月要摘莲蓬、挖新藕,九月要培育葡萄、搭葡萄架,十月要摘石榴、打桂花,十一月要制干果、藏冰窖等。
庆丰司,司掌牛羊畜牧,皇城之内,西华门外就有牛羊圈,为内圈,南海子、丰台等处,有外牛羊圈。此外,张家口、盛京、黑龙江、打牲乌拉等地牧场,也归庆丰司管,为皇家提供各种牲畜。
以上,都是祭祀所用大宗。
重要吗?
当然重要,军国要务,在祀与戎,清廷尤其重视祭祀,半点懈怠都不能有。
但相比于军机要务、争权夺利,这个祭祀,似乎又没有那么权重,属于高大上但坠手的活计,还非常的繁琐磨人。
但是,油水丰厚啊!
你让允禩去干,他可能会觉着雍正帝故意在羞辱他,他如此大才,居然去让他去种瓜养牛,你说,你是不是在借机羞辱我!
但对德隆来说,那就是恩典。
吃多少饭端多大的碗,争权夺利他没那个脑子,德隆就不参与了。
他如今爵位有了,算是有了门面儿了,但身家还薄,他如今有家有室,凭他自己估计养不起一个贝子府,以后可能还会是贝勒府。
简王府倒是能补给他,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若是有这么个油水丰厚的差事兜底,那他日子就舒心畅意了。
而且,这三司,非常吃人际官司,而人事上面,他德隆何曾怕过谁?
是以,就安心领命下来。
允祥笑道:“皇上可是为臣弟解了一大难题,臣弟谢皇上体恤。”
皇上甫一即位,万事待兴,给他安排了一大堆活儿做,就包括内务府总管大臣,他这个内大臣可和德隆这个内大臣不一样,他是负责整个内务府七司三院和整个宫闱,连养心殿都归他管,他怎么管的过来?
如今将最繁琐的祭祀给分出去了,他可是轻松不少。
德隆忙道:“汗阿玛,儿臣第一次在内廷当差,许多不懂之处,日后还要向十三叔请教。十三叔,您可不能撒手不管了,侄儿还要您教导提携照拂呢。”
雍正帝哈哈大笑起来,允祥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说完德隆的差事,雍正帝又说起大赦天下的事情。
等十五过后,大朝一开,雍正元年就正式开始了,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开恩科,取良才。
一听要说政事了,德亨就要起身告辞。
雍正帝扶额:“你跑什么,留下来听一听。”
德亨张口就要开演:“儿臣”
雍正帝凉凉道:“你想好再说,如今你可是出孝了。”
德亨:
“坐下,你难不成永远不上朝不成?”
雍正帝都这么说了,德亨只好坐下,听他和允祥议事。
允祥单独拿出来说的是一件立贞节牌坊的奏折。
江苏省淮安府知府特地请奏,淮安府治下阜宁县喻口镇一烈女,年十五,因拒奸而亡,堪为女子表率,应立贞洁牌坊。
这什么狗屁倒灶的奏折!
德亨眼睛都瞪大了,看着允祥听他怎么说。
允祥继续道:“这是去年十一月初积压下来的奏折,臣弟原本以为只是表彰一地方烈女而已,本也无可厚非,按照常例批复,开朝后发散回去就行了,不值得拿到皇上跟前特意说。但近日臣弟又翻出一本李煦述讲江宁地界奇人异事之奏折,里面提到了此女亡故之因由,实在是奇葩,让人费解。
臣弟恐另有隐秘之因由,特奏请皇上,是否令淮安知府再行查验。”
雍正帝奇怪:“不是说拒奸?拒奸还能是什么样的因由?”
允祥:“照李煦所讲,此女为阜宁县喻口镇一大户之女,去年秋初,在庭院荡秋千时,被去家中拜访的一家贫书生看到了脚,就要被其父嫁给这位家贫书生。此女不愿嫁,干脆一条白绫吊在了房梁之上。那位书生倒是好义气,居然娶回了此女的牌位,将此女葬在了自家祖坟,惹的此女父母感恩戴德,酬谢以丰厚‘嫁妆’,这位贫寒书生更是得了好大的名声,被人传赞以‘义’。被李煦当做奇闻轶事报了上来。”
也就是说,淮安知府和李煦虽然报的是两件事,但涉及了同一个人,就是那位因为被看到了脚,就要被迫出嫁的十五岁女子。
那位淮安知府也是会春秋笔法的,居然将被看到了脚为“奸”,吊死在房梁上叫做“拒”,合起来就是“拒奸而亡”,堪为贞烈,是要表彰的。
比如,立个贞节牌坊。
【作者有话说】
网友:沐音暖夏发表时间:2025-01-24 14:35:00[设置浏览进度]
元宵赛诗会
元夕华光映旧京,诗吟雅会韵如霆。
幼持领地怀雄略,初涉朝堂启慧灵。
岁月磨棱成大器,权谋捭阖掌皇庭。
且凭睿略安清世,摄政王威青史铭 。
第 345 章
允祥为什么要特地将这件事拿出来说, 就是因为跟今年恩科有关。
去年先帝登基六十年大庆,搞的轰轰烈烈的,地方上官员自然紧跟时事歌功颂德, 从自己管辖州府县镇之内挖掘忠孝节义事件,报上去,让皇上看看,在您治理下, 天下大同啦,您垂拱而治,堪比三皇五帝。
诸如此类的奏折,去年一直都有,直到年末了,地方上都还在报。
当然,十一月份,先帝宾天了, 后来赶上来的此类奏折就积压了, 但没关系啊,新帝不是登基了吗, 为表新帝是奉天承运,忠孝节义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啊,比先帝在的时候还要多呢!
于是,李煦也凑了把热闹,恩科将开,咱跟皇上分享一个书生大义的奇事儿, 也好让皇上对天下读书人多多了解, 鹿鸣宴上也有话可说, 拉进彼此关系不是?
坏就坏在报重了。
李煦请“义”, 人淮安知府想要“节”。
这不,两件事凑在一起,涉及同一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让刚上任的皇帝总秘书长,万事兢兢业业小心谨慎的怡亲王允祥给揪出来了。
允祥怀疑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被看了下脚就要吊死,是真吊死还是被逼迫吊死?人闺阁女子,是怎么被个外男看到脚的?难不成那秋千架是架去了迎客的大门口了?
二是如果书生真的娶了人姑娘的牌位,那这书生大义可颂扬,但给姑娘报贞洁牌坊、歌颂姑娘的贞洁就是不符合常理的:姑娘“嫁”了啊,这不是奸,是两姓之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