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80-390(第9/20页)
北京城商号何其多,为什么收到帖子,坐在这里的,偏偏是他们九位呢?
现在明了了,因为,他们身家所在,就是京城最有影响力的九大碓房啊。
【作者有话说】
今天只有这么多。大家还记得本文开头,介绍的京城八旗粮米舂碓和放贷之间微妙的关系吗?现在终于写到这里了,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今天有点少哈
第 385 章
北京内外城共有多少碓房呢?
如果连一些比较有规模的家庭小作坊都算上的话, 不下千家。
但多数都是开在胡同口,雇上几个老乡,在自家安几个碓, 将带壳的粗米舂成细米米,然后将细米挑去街头巷尾散卖,挣两个辛苦钱的家庭小碓房。
像在座的这九家,最大的, 至少承包了小半个内城的八旗粮米舂碓,所涉及业务,除了每到放米季,配脚拉车、加工粗米,还包括放贷、银钱冲兑、当铺、放印子钱、牙行等金融业务。
谁说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银行的,自古以来,所谓的钱庄、当铺、牙行等,就是本地银行。
碓房最常做的业务就是放贷, 因为通过放贷, 可以将八旗官兵套牢在碓房,成为碓房老板最牢靠的“业务伙伴”。
那么, 八旗官兵在碓房借贷,只是因为自己奢侈、挥霍,导致生活无以为继吗?
不尽然。
八旗官兵随战出征、行围、出公差,是要自己准备战衣、兵器、战马、粮草的。标准的是一个甲兵,全套的战衣、腰刀、弓箭、一匹战马,和两个奴隶。
这两个奴隶, 就是为这个甲兵处理一切琐事, 保证这个甲兵能够顺利上战场杀敌。
所以, 一个合格的甲兵, 自己不仅要有足够的钱财给自己置换装备,还要自己养活战马,还要供养奴隶。
最后一项,才是娶妻生子,养活家口。
所以你就知道,朝廷为什么每年至少拨银两百万两贴补八旗兵丁。
所以你也就能明白,如果只是吃饱肚子的话,是没有所谓穷苦兵丁一说的。
所以,你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些八旗子弟,宁愿提笼架鸟做一个废物,也不愿意做官兵。
是真的天生的废物、不思进取、没有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毅力吗?
是因为,他们连当兵丁最起码的资格都没有,没钱给自己置装备啊。
穷文富武,古今通理。
而作为一个佐领,你手下官兵配备齐全,有前锋2名,亲军2名,护军17名,拨什库6名,马兵(骁骑校)40名,步兵拨什库2名,步兵18名,铁匠2名,共89名。
皇帝要征准噶尔了,你作为佐领,要随皇帝出征。
你要保证你手下兵丁战马肥壮,甲衣齐全(不需要新,但要有),刀锋没有生锈,前锋军除了战马,还要有报信的烟火、弓箭、其他零碎等。铁匠至少有打铁、缝补的家伙式吧?要想马儿跑的快又稳,得要有草、豆喂养吧?埋锅灶饭,至少有粮食、有柴薪吧?
等等等等,从哪里来。
皇帝有补贴。
补贴够吗?
好,银子给你了,你从哪里去采买。
这家贵了,那家贱了,还有那家,更加便宜两分呢
钱总是不够花的,上战场是要死人的,该花的还是要花。钱从哪里来?
借贷吧。
咱们可是有铁杆庄稼的八旗兵勇,不怕还不上。
于是,一个佐领走进了一家名叫同兴号的碓房,和同兴号签订了借钱字据:
借钱两千五百吊。
同众言明:钱无利息。每甲米季,给坐甲米一分满归,归完为止。另,情愿将本佐领下,应领众军米石车脚,交于同兴号配脚拉车。
双方画押签字,然后,这个佐领就能带着两千五百吊钱,去采买所缺军需了。
大体解释一下:
我是一个佐领,手下有89个正经兵丁,每一个朝廷发米季,我都有资格,去将我手下89个兵丁的甲米一起领到我的家中。这是属于我手下兵丁的米,我有权利支配,所以,这也是属于我的米。
我利用我的职务之便,在同兴号借了两千五百吊钱,用于采买军需,没有利息。
我的还款方式是,在我领到89个兵丁的甲米后,抽出一成米给同兴号,用来还款,一直到还完为止。作为不付利息的补充条款,我在将所有甲米从粮仓领出来之后,交由同兴号车队,拉到家里去(配脚拉车)。因是粗米,需要加工成细米才能入口,所以,我将拉车和加工的工作,一起交给同兴号。报酬是,一石粗米(拉车费+加工费)2吊钱,用甲米折算付清。
佐领所得:两千五百吊钱。
同兴号所得:一个佐领下89个兵丁至少2-3季度的粮米拉车业务,加工业务。
同兴号附加值:一石米,舂八斗,我得两斗;我用大斗小升,多入少出,克扣米量;好米舂完,我将陈年旧米或者发霉的米送去给该佐领,好米高价出售。
一米三吃,同兴号在这个佐领身上,至少能扒下来三层皮。
朝廷并不总是打仗的,出征的任务不多,但是,皇帝每年都要春围、秋狩,有时候,还要下江南,还要巡视西北,还要去盛京谒陵,还要
康熙皇帝总是闲不住的,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路上渡过的。
八旗兵丁,不是这次出去,就是下次出去,只要一动,银钱就哗哗的往外淌。
皇帝老爷不准我耕种,不准我经商,不准我读书科举,只准我骑马射箭,我只有固定的银米进项,我要怎么应对随军、父母白事、儿女喜事呢?
去碓房借贷吧。
还不上,那就拿房子、旗地、战马、甲衣、刀箭做抵押,最后抵无可抵,成为了无房居住的穷苦兵丁。
可以说,在座的九大碓房中,每一家都有不知道多少箱子的类似借据。
现在,德亨说,从今天开始,开碓房需要朝廷户部办理的资格证,没有资格证的,碓房关门,一箱箱的借据,一秒成为废纸。
九位老板、大掌柜们都呆了,就连讷尔特宜等,都顾不上其他,愣愣的不知作何反应。
碓房老板,几乎全部都是民人,你民人在内城做这么大的买卖,说背后没人,谁信呢。
德亨对众人微微一笑,道:“众位想必都已经明白我所求,有不同意支付条款的,现在就可以离开了。”
众人苦涩,离开,离开哪里去?
回家关门大吉嘛?
如果他们不想银库里存的借据变成废纸,就必须要获得这个什么资格证书。
有掌柜就小心翼翼问道:“敢问王爷,如果我们获得这资格证书,就一切如常吗?”
我们借出去的贷,还能收回吧?
德亨意味非常道:“应该,如常吧?”
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