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30-40(第2/16页)
音,几人都从汤碗中抬起头来,往门口瞧去。张小郎君叫道:“太翁!”
眼前这老翁,原来正是曾领车骑将军的张家老郎君,也就是明儿寿宴的主角。
今儿阖府上下都在忙碌,唯独主角本人没啥事儿干。他虽然已是高龄,但一向身板硬朗,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便在府中闲逛了起来。
这不,闲逛也有闲逛的收获,才溜达到后罩房附近,他便闻到了一股鲜美的味道,于是循着味道又踱到了小厨房门口。
方才光顾着眼馋美味了,这会儿张小郎君开口,他才注意到自家的曾孙:“哟,大郎也在呐!”
见是张家的老家主,几人都连忙放下手中勺子,起身施礼。
张老郎君不以为意地摆摆手,示意几人无需多礼,眼睛却是直往灶台边瞄。
尹遥一向闻弦音知雅意,更何况对方这都不是暗示,简直就是明示了!
赶紧把张老郎君让到自己的位置上,她又去锅里盛了一碗海鲜疙瘩汤,还十分上道儿地多夹了好几个河蚬。
把碗摆在张老郎君面前,尹遥自己又去搬了把胡凳,在七娘旁边挤一挤坐下。
张老郎君舀了一勺疙瘩汤,刚要美滋滋送入口中,忽然感觉到几道颇为怨念的目光,这才想起来一声令下:“你们愣着干嘛,都快吃呀!
这以虾和蚬提鲜的疙瘩汤,本就鲜香无比,里面还有一丢丢儿隐约的醋香,更是让人胃口大开,小厨房里一时间没人说话,只能听到吃疙瘩汤的“呼噜呼噜”声,偶尔还夹杂了嗦蚬子的“滋溜滋溜”声……
等到窦二娘好不容易得了空闲,再来小厨房接儿子时,除了自吃饱喝足的儿子外,连平日里对厨子横挑鼻子竖挑眼、动不动就闹绝食的老郎君也在。
祖孙俩都懒洋洋地坐在桌边,摸着自己圆鼓鼓的肚子,满脸的餍足?
第32章 豆腐蒸饼买到的食客们,还都觉得是自……
次日又到了沈记换新品的日子,尹遥前一天就已跟食客们预告,说这五花肉粽明儿便不卖了,敬请大家期待新品。
经过鲜肉蒸饼和五花肉粽这两个品类的“考验”,沈记的忠实主顾也越来越多,虽然心里惋惜吃不到五花肉粽了,但尹娘子可是说了,还有更美味的新品!
以她的手艺,必定不会让人失望,在不舍之余,大伙儿又不由得期待了起来。
“尹娘子,你今儿是卖什么呀?”一大早就有不少食客过来排队了,沈记的摊位才支上,就有人忍不住开始问。
尹遥笑吟吟道:“我今儿卖的是豆腐蒸饼呢!”
那食客面露讶色,又顿足道:“豆腐蒸饼?你这儿还有豆腐呢?该不会贵得很吧!我可买不起……”
虽说豆腐在唐朝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卤水点豆腐的工艺早就流传到家家户户,平日里吃点儿豆腐,那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也不怪这食客垂头丧气一脸失望,只因最近的情况,却又与平日不同。
朝廷平叛的仗还在打,这几日洛阳城的粮价也涨了不少,便是这西门内的早餐摊儿,各家摊主的售价也都跟着涨了一些。若是仗一时半会儿打不完,这价格还要持续上涨。
重点是英国公在扬州道起兵,扬州又自古是盐道重地,这一打仗交通断绝,两淮地区的盐就运不过来了。如今洛阳城的盐价,上涨得可比粮价还厉害。
而传统豆腐的制作工艺中,所用凝固剂乃是卤水。这所谓的卤水,又名盐卤或苦卤,正是海盐在晾晒时所得的伴生物。
如今盐道既已断绝,盐都运不过来,市面上盐卤自然也早就断货。若想买块儿豆腐吃,可得花上比之前多好几倍的价钱才行!
都说物依稀为贵,世家望族倒是无所谓,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哪里还吃得起啊?
见食客如此神色,尹遥却是笑眯眯摇了摇头:“不会呀,咱们家的豆腐蒸饼,只要四文钱一个,个头儿*同鲜肉蒸饼是一样的,而且保证仍是皮薄馅大!您不妨尝尝看?”
一听尹娘子的新品里不但有豆腐,而且价格还跟其他摊主持平?食客听了直接两眼放光:“真是四文钱一个,尹娘子没骗人吧?快给我来两个!”
“我这儿有辛辣和酱香两种口味,您想要哪个?还是每样来一个尝尝?”见食客说两样都想尝试一下,她便利索地从两层蒸笼中各夹了一个,装好递了过去。
食客迫不及待接过,又一口咬下。嚯,还真是满满的豆腐馅儿!
他先品尝的是那香辣味儿的,豆腐馅儿裹满了辛辣的茱萸油,里面还夹杂着少许豕肉碎,吃在嘴里可真是又滑又香。
再一仔细咀嚼,他又发现,这豆腐跟以往吃得似乎有些不同,没有了卤水的涩口,还更加嫩滑,简直可以说是入口即化。
又换成酱香的咬了一口,同样嫩滑的豆腐,只是味道从辛辣转为馥郁,也是一样的美味诱人!
“前面的郎君你快点儿,我们还排着队呢!”后面的食客一听说今儿竟是平价的豆腐蒸饼,又见这打头儿的吃得如此香,不免焦急地催促起来,生怕排在后面就买不到了,一时间热闹极了。
说起这豆腐,倒不是尹遥有什么特殊渠道,能够低价采买到盐卤,而是她还知晓有另外一物,可以作为替代品,那便是——石膏。
石膏在唐代也叫做“凝水石”,是开采出来的天然石膏矿,在洗净杂质和泥土后,再经煅烧炮制所成。
相比于现代将其广泛运用于建筑与装饰领域,这个时代更多的,却是作为一味药材来使用,具有敛疮生肌和收湿止血的功效。
前几日费郎君已将磨好的面粉给送了回来,尹遥检查了一圈儿,对方平日里便以这行当糊口,家里特意置了大型石磨,磨起面粉来,倒是比她在家自己磨的要细多了,质量真是不错。
她再也不用担心面粉不够用了,只要能卖得掉,每日想做多少便做多少。
满意地付好尾款,又得知对方家中除了干磨的石磨外,还有架水磨的,尹遥便让他扛了些黄豆回去,泡水磨成豆浆再送回来。
昨儿她从张家出来后,便去了药铺,买了二两磨好的石膏粉。
到家后,将费郎君白日里送回的豆浆煮开,过滤去除豆渣,把半两石膏粉以清水化开,缓慢倒入豆浆中,稍作搅拌至凝固,再倒入木盆,上压一块石板,静置半个时辰,就成了洁白细腻的豆腐。
这石膏豆腐在后世也叫做“南豆腐”或“嫩豆腐”,因用石膏做凝固剂时,黄豆蛋白的凝固速度会慢些,因此相比于使用盐卤的“北豆腐”,它含水量更高,也更加软嫩细滑。
将豆腐切碎后加入炒熟的肉馅儿,再佐以茱萸油或酱汁,调成豆腐馅儿,包到蒸饼里,真可谓是细而不腻、滑而不散,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更何况如今隔壁摊儿的普通蒸饼,也都涨到四文钱一个了,都是同样的价格,这沈记可是豆腐馅儿的,大伙儿还不趁这机会多买几个?不仅自个儿能解馋,更可以带回去送给家人朋友,那多有面子啊!
前一日在张家忙到很晚才回去,尹遥跟陆娘子加班加点也就包了两百个蒸饼,一会儿就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