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50-60(第13/19页)

紧,实在是没钱筹备,不过最近好了,靠着售卖年节糕饼,她又攒下了十来贯钱,正好把能堂食的“沈记私房菜”提上日程。

    尹遥向来说干就干,跟舅母和罗珊娜交代了一声,她便离开铺子,往南市的匠作牙行去了。

    唐代的工匠也被*称作“百工”,包括各类掌握技法的手工业者,其中又有官匠和民匠之分。

    官匠顾名思义,是受到官府管辖、平日里也只为官府服务的工匠,行宫殿建造、兵器铸造、官窑瓷器烧制等诸事。

    至于民匠,则是相对独立的手工业者,其中比如铁匠、木匠之类,还会在市面上开设铺子,靠手艺赚取银钱。

    不过尹遥这回想装修铺子,要寻的则是泥瓦匠和漆匠,这些匠人却没有铺子,一般都是由匠作牙行代为居中和介绍生意。

    结果她到了匠作牙行,跟牙人一聊才发现个之前没想过的大问题:

    民间有讲究元月不能动土,因此这些从事房屋修建的匠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停下活计返乡守岁,牙人如今手头儿根本就没人!

    尹遥无奈了,虽说她这只是个小工程,不过是刷刷墙、糊糊窗子、修整下地面之类的,本算不上什么动土之事。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人就是没人,牙人也没法儿大变几个活人给她……

    从牙行出来,尹遥站在街边思量了半天,毕竟时间不等人,若等到元月结束才开始装修,除了工期之外,还要再加上散味儿的时间,那要拖到何时?

    算了,求人不如求己,她干脆跑到杂货行,订了几袋锻石粉,又买了两柄刷子,准备回去自个儿刷墙了。

    尹遥还苦中作乐地寻思着:不请人也好,至少省钱了,省下的钱去打口大铁锅,不比什么都强?

    锻石粉店家会送货上门,她便只拎着两把刷子,路过胡家店时又绕了进去:这刷墙要登高,她得借架梯子。

    尹遥进门才发现,今日虽然店门开着,却不是在开张迎客,店主胡娘子正站在店里,张罗着伙计往来搬家具。

    “胡娘子,新岁吉祥。”尹遥朝她笑着道了好。

    “是三娘啊,阖家团圆!”胡娘子见到尹遥十分高兴,如今天下大赦,她自然也知晓沈龄就快回来了,便喜气洋洋地朝尹遥道贺。

    双方礼毕,尹遥便问起店中是怎么回事,胡娘子笑道,“我之前不是琢磨着,想趁年节换批桌椅嘛,王木匠那边新的已快做好了,我这儿便把旧的先清理出去。”

    尹遥之前来胡家店吃过几次饭,记得那桌椅也不算旧,最多就是漆面有些褪色,不过估计去岁胡娘子生意不错,因此准备换成更精致些的,还可以提升下档次嘛。

    她本来也还想着,这几日要去木匠铺,淘些现成的桌椅呢,这岂不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这些旧桌椅,胡娘子本也是要卖给木匠铺,到时木匠会翻新后再行售卖,这下少了中间商,两人当即便敲定,尹遥以五百文的白菜价,购入五套旧的胡桌胡椅。

    计划不如变化快,这下桌椅有了,可她还得再回杂货行一趟,再买点儿油漆漆桌子才行……

    任重而道远啊,任重而道远。

    第58章 装修铺子手艺嘛,怎么也抵得上半个工……

    傍晚时分,尹遥关了铺子,跟陆娘子和罗珊娜一道儿回了嘉庆坊。到了家门口,让两人先回家,她则前去韦家结尾款。

    她缓步走到隔壁,却见韦家的院门正半敞着,韦郎君夫妻俩似乎都在院子里。

    这几日打交道下来,她跟两人也算熟悉了些,便站在院外敲敲门:“韦叔,婶子,我来了。”

    韦夫人抬头瞧见是她,招招手道:“是三娘啊,快进来吧。”

    尹遥抬腿迈进院子,发现院中正停着辆驴车,韦郎君夫妻俩在整理行囊,将一个个箱笼搬到车上。

    韦郎君起身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回头道:“三娘子稍等,我去把银钱结给你,这几日多谢了。”

    “没事儿,叔你先忙你的。”尹遥嘴里客气着,略微张望了一圈儿,瞧夫妻俩这架势,不像只是收拾韦老太的遗物,便随口又问道,“婶子,你们这是……要搬家吗?”

    “我们准备离开洛阳城,回乡下去了。”韦夫人朝尹遥露出个难得的笑容。如今韦老太走了,她这做儿媳的,日子真是轻松了不少。

    大概由于韦老太和韦大平日里的为人,韦家的人缘儿本就不怎么样,再加上之前郑家前来大闹过一通,韦家在坊中名声更是一落千丈,虽说还没到人人喊打的地步吧,但路过翻个白眼、唾上一口也是常有的事儿。

    这回韦老太的灵堂上,除了偶尔有族亲前来吊唁外,这几日尹遥竟没见过一个街坊邻居,实在是十分的冷清,也不知韦老太若泉下有知,会对此作何感想。

    不过冷清也好、热闹也罢,待到一切丧仪结束,韦郎君选了处风景秀丽的地方,将母亲安葬在了北邙山脚,一切也算是尘埃落定。

    如今丧礼办完了,韦家夫妻却还要继续生活,二人面皮薄,在坊间实在抬不起头来,因此相互合计一番,都觉得倒不如收拾收拾回乡下去算了。家中虽不富贵,但到底也有几亩薄田,足够夫妻二人平静生活。

    尹遥听了原委,点点头表示理解,这夫妻俩都是老实人,换个环境也挺好的。

    她瞧了瞧这处院落,又问道:“那你们这宅院,是准备卖掉了吗?”

    韦郎君刚好取了钱出来付给尹遥,尹遥帮忙操办素斋,十二名僧人六餐饭,连人工带食材,打包报价两贯钱。

    当日便已付过一贯定钱,今日应付的是一贯尾款,尹遥接过袋子后,打开看了下,发现除了一贯外,韦郎君还额外给了两百文的感谢费,可真是嘉庆坊好客户啊!

    她笑道:“多谢韦叔啦!”

    韦郎君微笑摆摆手,这年节时分,尹遥愿意来帮忙,他心里十分感激,多付些银钱也算表示谢意了。

    见她方才问起宅院的事儿,韦郎君又道:“是啊,我们想着日后既不回来了,房子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不如委托给房牙出售。”

    尹遥心中一动,康陶家虽说五脏俱全,可唯一的缺点就是实在房间太少了,能住人的只有主屋、侧屋两间。

    这几个月以来,一向是阿婆和舅母住在主屋,尹遥和七娘住在侧屋。后来罗珊娜来了,便也跟姐妹俩一道儿挤在侧屋,虽然挤一挤也睡得下,可也实在不甚方便。

    尤其是七娘,睡觉还不老实,有时一个翻身,便一脚踹在尹遥身上,把她从沉睡中踢醒好几回,再睡着又要一会儿工夫,有几次差点儿错过了第二日开张。

    更何况如今天下大赦,舅舅和康陶不日也将返回洛阳,那所小院儿又如何挤得下一家七口?

    她本来也想着得早做打算,有空去找找房子什么的,如今韦家既要出售宅院,不管是位置还是房间数量,都称得上十分合适。

    她又问了价格,韦郎君见她感兴趣,直接便把给房牙的价格报了出来:屋舍带地皮,一共五十贯。

    他怕尹遥觉着贵,还特地解释了一番:虽说这宅院修建了有几十年,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