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70-180(第14/21页)

提议,“要不我们去外头说。”

    杜思苦拿起铝饭盒站了起来,“那咱们去宿舍那边,边走边说。”

    “好。”食堂人多,张阿姨接下来要说的话有些难开口,更不想被人知道。

    杜思苦跟张阿姨出了食堂,一路往女工宿舍走去,路上偶尔有工人路过,张阿姨一直没开口。

    直到把杜思苦领到女工宿舍的宿管室,张阿姨关上门,谨慎开口:“小杜,你手上头有余钱吗?”

    是借钱吗。

    杜思苦想了想,“有一些,但不多,张阿姨,您是知道我家里情况的。”

    家里人多,事多。

    “上回我奶奶过来找我,要了一些钱。”

    杜思苦问张阿姨:“您这边缺多少?”

    张阿姨本来想张口借一百块钱的,可听杜思苦说给了家里人,只怕借不了那么多。她迟疑了一会,“你这边有多少?”

    杜思苦掏出了自己的小荷包,里头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散钱,三张一块钱的都是大额了。

    她数了数,“一共十一块六角五分钱。”

    如果张阿姨说个具体要借的金额,她觉得合适,会借。

    可现在张阿姨问的是她有多少,那这就不好说了,问她有多少,那她就只有这么多了。

    才十一块钱。

    也太少了。

    张阿姨为难道:“先借我十块钱吧。”

    杜思苦没多说,把一块的五角的全拿了出来,又凑了几个二角的,这才凑够十块钱。

    她递给了张阿姨。

    张阿姨拿了钱,“小杜,我也不瞒你,我儿子出了事,下个月发了工资只怕我这钱也还不了你。”

    杜思苦:“没事,要是饭钱不够我找凤敏借一点。”

    剩下的一块六角五分肯定是撑不到下个月发工资的,当然了,杜思苦自个存的钱就不必多说了。

    张阿姨忽然问:“余凤敏手上是不是很宽裕?”

    或许,她可以找余凤敏借。

    杜思苦:“她花钱大手大脚,没个数,我估计是存不下钱的。”

    她说完问张阿姨,“您儿子是在外头欠了债吗?”

    “那没有,是别的事。”张阿姨不肯多说。

    杜思苦道:“要是生活上困难,可以跟厂里预支工资。”

    听到这话,张阿姨脸上愁苦更重:“年底就预支了。”还预支了三个月呢,下个月还不知道能有多少工资呢。

    那杜思苦就没办法了。

    她午饭还没吃完,很快就离开了。

    张阿姨坐在宿管室,算是杜思苦借的这十块钱,再加上跟宿舍里的姑娘借的,一起都凑不齐五十块钱。

    这可怎么办啊?

    唉。

    厂里十五号发工资的,要不,下个月十五号发工资那天,再找她们借一借?

    张阿姨低头陷入沉思。

    晚上。

    杜奶奶在饭桌上说:“我明天就走。”东西都准备好了,行李装了,车票买了。

    就等着明天坐火车出发了。

    杜老三:“奶奶,这边假不够,只能送您上车。不过我跟沈叔说好了,他会安排列车员照顾您的。”

    杜母倒不关心这些。

    她在想老三跟杨家姑娘约会的事,不知道顺不顺利,这两人处上对象了吗?

    要不要看看黄历,好挑个日子定下来。

    杜奶奶望着杜老三:“你不去啊?”

    杜老三:“奶奶,我去不了,我现在是红日大队那边的户口,想要出远门,得回去开介绍信。现在外头管控严,我要跟您去了被发现,还是会被遣返的。”

    杜奶奶这把年纪了,还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

    心里有些没底。

    她看向了杜母,“彩月,你这几天没什么事吧?”她想让杜母陪她去一趟。

    杜母可不想去。

    正在想着找什么理由呢,外头传来隔壁刘芸的声音:“黄姐,黄姐。”

    杜母赶紧站了起来,“来了。”

    刘芸站在院门口没进来,杜母一出去,她就拉着杜母去了她家,“老沈,你跟黄姐说。”

    老沈身上还穿着铁路的工作服,看着像是刚回来,“刚才我下班的时候,接到西边铁路的电话,说杜哥摔断了腿。”

    杜母的脸都白了,声音颤抖:“怎么会这样?”

    老沈:“具体情况还不清楚,人送到医院去了。”他又道,“咱们跟杜哥那边联系不太方便,就怕到时候单位医院把他给送回来了,你这边没人在家。”他听媳妇说了,杜家老太太闹着要去二儿子那边,手续都办齐了。

    这事没瞒人,邻居们都知道。

    杜母深吸了一口气:“好,那我就在家里等他。”

    老沈还说:“这事你别跟你家老太太说,我怕她受不住。”老人家年纪大,连着两个儿子都出了事,只怕……

    “我晓得厉害。”杜母在这边坐了一下,等情绪好一点,这才回了家。

    杜父腿受伤的事,她是半句都没提。

    连儿子都没说。

    次日。

    杜奶奶早早起来。

    “彩月,你真不去?”杜奶奶还想着让杜母跟她一块去,这样路上也有个照应。

    “妈,我这边有别的事,您自己去吧。”杜母昨天做了一晚上的噩梦,没睡好,早上都不想起来的,杜奶奶硬是把门给敲开了。

    杜奶奶瞧杜母垮着一张脸,也不上赶着贴冷屁股了,不去就不去,就真她一个人找不着位置吗?

    杜老三送杜奶奶去了火车站。

    送完人,杜老三回到家,正准备跟杜母说杨家的事,他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了杨家姑娘。这时,杜母先开了口。

    “老三,你爸在那边把腿摔断了。”

    杜老三一惊,杨家姑娘的事随之忘到了脑后。

    杨家。

    “那杜家的老三,之前是在拖拉机厂工作,现在下乡了,成了乡里人。”杨家姑娘,杨小珂如实的跟家人说明了情况。

    杨家的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

    杨小桐坐在边上,看了眼众人,“要是乡下户口,我就不嫁了。”

    她不想去乡下。

    杨小珂道:“他人还是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事告诉我。”

    人不错有什么用?

    下了乡,成了乡下户口,嫁过去只能一辈子种地,城里没哪个姑娘稀罕这样的。

    “那这事就作罢了。”杨父说道。

    以后不必提了。

    过了几天。

    机修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