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六零年代机修厂》 180-190(第12/20页)

知道了会不高兴吧。

    说起来,她还没见过杜二的父母呢。

    杜二眼神柔和:“这不是情况特殊吗,没事的。”

    苏皎月听他的。

    领了证,就是合法夫妻了。

    杜二牵着苏皎月的手,去了常去的国营馆子,点了三个菜,硬菜,还要了两瓶汽水。

    “来,庆祝咱们结婚。”

    苏皎月拿着汽水,跟他碰了一下,她望着他,眼中满是笑意。

    天快黑时,两人回到了小河支队,现在农忙,天刚黑时没那么热,在地里忙活的人不少,大队这边也有值班的人。

    杜二过来还自行车,顺便把自己跟苏皎月领结婚证的事说了。

    “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

    “等农忙完了,到时候我在大队里摆酒。”杜二笑着道。

    还了自行车后,杜二送苏皎月回林场。

    奄奄一息的苏母看到结婚证,硬是坐了起来,脸色都红润了许多。晚上,还吃了一顿苏皎月下的面条。

    就当苏皎月以为母亲这次也能熬过去的时候,晚上九点,苏母把女儿托付给了杜二,笑着走了。

    苏母的一切后事,都是杜二办的。

    现在天热,人不能放。

    正好明后两天都是吉日,杜二花钱买了村里老人准备好的棺材,把苏母装到里面,之后又跟大队商量,把苏母葬在这边的坟山。

    大队的坟山葬的都是本地人,原本是不愿意外人下葬的,也不知道杜二用了什么办法,竟然真的让他弄到了一块地。

    他请人挖好了。

    第三天,杜二挑了个吉时,请了大队的人帮忙,抬着棺材下葬了。

    城里讲究破四旧,乡下不讲究这些。

    吹吹打打,办得还算热闹。

    苏母死后,杜二就找大队要了个快要倒的老屋,登记在自己名下,本来大队说给他批块宅基地的,但是建房子太费钱,杜二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索性就没要,只要了一个快要倒的老房子,修一修还能住。

    现在杜二还在知青点这边,只不过,结了婚后,他把苏皎月接过来了,跟他同屋的就搬走了。

    现在这屋子算是两口子的‘新房’。

    原本苏皎月不打算这么快搬过来的,可是林场那边,她一个人住实在是害怕。

    两人领了证,过了明路的,住在一起也没人说什么。

    大约过了七天。

    阳市,杜家。

    杜母收到了杜二的信,老二在信中说他结婚了

    这老二,怎么说结婚就结婚了!

    跟谁结的!

    哪家的姑娘!

    杜母只觉得天旋地转,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晕过去,“老杜,老二结婚了!”

    杜父也是吃惊得很。

    老二都没往家里领过对象,跟谁谈的?

    他急问,“领证了还是摆酒了?”

    杜母忽然冒出一句:“你说,他是不是闹出‘人命’了?”

    不会是有孩子了吧。

    杜父先是一惊,后一想,又觉得以老二的性子也不是没可能。

    “这混账。”

    机修厂。

    “同志,我们厂现在只招男工,女工招满了。”

    “这招人怎么还分男女,你们厂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搞特殊?”

    “厂里女工的活会轻松一些,男工这边要搬重物,要卸货,要去外头出差,您不合适。”

    第187章 187

    ……

    “你可不要蒙我, 我侄女就在这边工作。这样,你把她叫出来,我问问她, 看你们厂是不是不招女工了。”

    “你侄女?叫什么名字?”

    “杜思苦。”

    这机修厂找工作的正是杜得敏,老三不帮她的忙, 大哥也不答应押着老四答应,她只能自己过来了。

    像上次一样, 来了直接说找老四, 老四肯定不会见。

    所以,杜得敏先想着自己过来碰碰运气, 万一真被招上了呢?

    机修厂招工办听说是机思苦的家人,把保卫科的找来了,保卫科的人眼神好, 只瞧了一眼就认出是前年挺着大肚子过来的的杜家亲戚。

    于是低声跟招工办的说了几句。

    杜思苦同志被推荐上大学去了,户口也转走了。

    听这杜家亲戚的话, 家里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事, 既然杜同志想瞒着,保卫科这边跟杜思苦关系又好, 当然要帮着。

    跟杜得敏说的是:“杜思苦借调到外厂了,不在这边。”

    意思是, 找杜同志没用。

    “借调到哪个厂了?”杜得敏急问,万一是纺织厂呢?

    “既然是你侄女, 你得问她,我们可不清楚。”

    任由杜得敏怎么问,这边都没说, 后来问烦, 招工办的直接回厂里去了, 今天不招人了。

    杜得敏气闷的回去了。

    后来,又来了三回,这次连招工办的人都没见着,一问,才知道现在男工也招满了。

    机修厂不招人了。

    首都大学。

    杜思苦顺利入学了,今年入学的学生不多,她分到了一个四人宿舍,同学们年纪都比她大。最大的那位姓洪,是一位女干部,在手表厂工作,去年才生了二胎,孩子不到一岁,就争了先进得了上大学的名额,把两个孩子交给丈夫,自己出来学习了。

    洪干部年纪最大,觉得自己该当起这个大姐的身份,宿舍的卫生还有作息都由她安排。

    杜思苦是最后一个到的,年纪又最小,依旧是老四。

    学校的生活跟杜思苦想的完全不一样,原本她极为期待的专业课被打成了‘封资修’,现在改为‘工农兵实践结合’。

    早上起来要晨读语录,还要参加政冶会议讨论。

    好在理工还有一些残留的学习方向,保留了部分课程。

    她原本的要读的是机械工程学,现在嘛,转成了力学与机械实践组。课程内容她相当熟悉,参与工厂的机床维修、还有水坝工程办学分析。

    机床维修对她来说,得心应手。

    都把学校的老师跟学长们惊到了,这杜同学在这上面比他们还专业。

    “杜同学,等会我们要去组装半导师收音机,你要不要一起去?”这是电子技术组的同学。

    “好啊。”

    杜思苦来这里就一个原则,能多学点就多学点。

    现在的课程比较少,能蹭到什么课就去,连文科的‘革命文艺’组创作宣传画她都去跟着学了。

    技多不压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