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探花》 110-120(第14/19页)

再出门,那样一味的闷在家里如何能成,只会让其心思愈发左了。多出去走走,与人多接触,其心境才能开阔,慢慢的也就能看开想通了。

    如今见对方没有畏缩之意,她的心也就放下了。

    这日散朝后,陈今昭刚踏出殿门,就一眼见到在外头候着的刘顺。

    她当即吸口凉气,忍不住揉了揉自己快断了的腰身。

    昨个夜里,她被那人抵的差点没背过气去,害得今早好悬没从榻上爬起来。她还想着今个好生缓缓呢,但对方这会又派刘顺过来做什么,总不能一日不让她歇着罢。

    "殿下说,要您去上书房一趟。"

    此时出殿的朝臣有些多,不少窥探的目光似有若无的朝这边看来。刘顺就正色道,"有关新田开垦之事,殿下还有些疑问,需要陈大人亲自过去解释。"

    陈今昭勉强扯动唇角,"是,劳烦大监亲跑这一趟了。"

    "陈大人客气了,这是奴才应该做的。"

    上书房内,紫檀木的御案前,公孙桓正针对手里的折子在与御座上的人交谈着什么。对方端坐着批阅奏章,骨节分明的手指持着朱笔不曾停歇,偶尔颔首应和两句。

    陈今昭踏进上书房时,还有些诧异。不由暗道,难不成今日寻她真是为那新田开垦一事。

    公孙桓见她过来,忙招呼,"陈郎中快过来,快与我说说,你这折子上所述可是实情?较之从前多出十万亩的新田,当真有可行性?"

    陈今昭快步上前给他们两位各行一礼。

    御案前的人摆手,掀眸看她一眼,"与他说说罢,烦了我一晌午。"

    公孙桓有些惊异于殿下这随性的语气。

    不过殿下对于肱骨亲信想来随和宽仁,所以他这会倒没多想只当是对方对那三杰愈发亲眼相加。且见殿下没有因陈家那事而起了芥蒂,他也不免安心许多,作为御座下的第一臣僚,他更愿意见到君臣相合的一幕。

    于是,便也无奈的笑叹,"也就下朝后短短几步路的功夫,殿下这就嫌桓啰嗦了。"

    姬寅礼笑说他两句,就吩咐刘顺搬了条案几及两个圈椅过来,让他们二人就在此论述。

    公孙桓讶异,"这样会不会吵到殿下?"

    "无碍。"姬寅礼拍拍旁侧的座椅,示意陈今昭坐过来,而后看向公孙桓笑说,"我也想仔细听听陈大人的见解。"

    公孙桓遂在条案的对面坐下。

    他抬头看着对面,看着并排挨坐着的两人,心头莫名突了一下。

    这一幕,为何如斯怪异!

    第119章

    陈今昭从新田选址开始说起,然后说到了火耕水耨改良土壤,再提起了拉动犁具进行深耕需要多少牛马或人力。因为在京郊的试验田里做过长时间的比对,所以她有具体数据,她专门针对深耕做出的新型犁具,至少能减少半数的人力、物力。

    若能在结合水车的灌溉,再修筑田埂,做好除草、防虫、选种、施肥等等一系列农事,那么来年多一倍有余的新田数量就有一定可行性。

    她有条不紊的说着,言谈从容有序,句句务实,不虚言不浮夸。且每条建议都有实据佐证,条理分明,令人信服。

    公孙桓不时捋须颔首,听到这里已然信了五成。

    若每年开垦新田数量维持在这个数值,那用不上几年,朝廷就足矣通过垦田册籍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那国朝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愿景,便指日可待了。

    但他还有个问题,"百姓粮种的事要如何解决?"

    为保障新田能归拢朝廷手里,官府扶持开垦新田者多是无恒产的百姓或流民。而这里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粮种要从何处来。

    "官府贷粮。"

    "欲收几息。"

    "贷种食勿收息。"陈今昭道,"我认为国朝还是应该重启青苗法,并在此根基上严加律法,加以完善。"

    她接着针对此法,说了自己的若干提议。

    官府贷粮一策确是要慎而重之,一个不慎,就容易演变成元朝的羊羔利,年息百分百,成为压死百姓的一座巨山。

    想要将良策顺利实施,除了严加律法外,中间监督的环节少不得,否则地方官府层层克扣下,这项政策也会名存实亡。

    御座上的人凝眸看着,见她从容不迫,析利弊、决疑难、定良策,那般一秉至公的模样,宛若明珠生辉于暗夜。他看着她,好似看见了雏鹰即将展翅高翔。

    他心潮澎湃,为眼前之人而愈发心悸难平。

    结束谈话后,公孙桓仍意犹未尽,看向陈今昭的目光中异彩连连,如看国朝来日的栋梁之材。若是国朝能多些如斯良才美玉,又何愁没有盛世之景?

    正要勉励对方几句,他却发现殿中不知何时摆上了膳食。

    而他们殿下不知何时也下了阶,擦净手的同时,朝他们笑看过来一眼,玩笑道,"皇帝不差饿兵。这会午时都过了,估计你俩也饥肠辘辘了,快都下来用膳罢。"

    二人忙起身谢过。各自从旁边宫人端来的金盆中净过手后,就来到了大殿中央的八仙桌前。

    桌山琳琅满目,各色精致菜肴香气扑鼻。

    公孙桓与陈今昭在左右两侧落座。

    此时此刻,公孙桓尚未多想,可待开始用膳时,先前那股道不明的怪异之感再次涌了上来。

    "来,多用点羹汤,对你身子好。"

    主座那人兀自拿过右侧之人的白瓷小碗,亲自舀了小半碗的燕窝莲子粥递过去,语气是公孙桓未曾听过的轻缓温柔,"你身子骨太虚了,还是要坚持进补。"

    陈今昭闷头用膳,压根不敢抬头去看公孙桓的表情。

    主座那人好似未看到左侧之人呆停在半空的筷子,兀自又夹了道菜到右侧之人碗碟里,"再尝尝这道小菜,味道甚佳。"

    接下来的时间里,又夹了几道风味不同的小菜递过去。在眼见对方因夹菜慌乱而溅了油到手背上时,他还轻责一声,亲自持帕子给其擦拭干净。

    公孙桓只觉眼前这一幕,如此的超乎想象、不可思议。

    他震惊的看向主座的殿下,但殿下好似眼中看不见他,只兀自关心另一侧之人,怎么这道菜用得少了,这道羹汤没用,是不是不合胃口等等。

    跟了殿下十余年,他这还是头一回知道,原来殿下还有如此温柔小意的时候。还有那说话的嗓音,含笑低柔,听了简直让人后背发毛。

    一顿饭用下来,公孙桓味同嚼蜡,压根都不知吃的什么。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