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临渊而危》 30-40(第7/18页)
经找到更好的了。
萧瑟风吹过,卷起一地落叶,徐潜山默然垂下眼睫。
**
陆临渊推开门,看见守在门口,因过人的听力主动捂着耳朵的魏危。
魏危背后,儒宗最高的仁义峰与无类峰如同倒插在群山中的长剑,为中原宗门之首,殿阁楼台林立交错,江湖的腥风血雨越不过这里。
许多年前,徐安期或许就在这里,遥望青城之外的江湖。
陆临渊的视线落到魏危的手指上,想起不久之前在山洞里他们接近拥抱的姿势,抿唇。
他抚平自己的心跳,点了点魏危的手背。
魏危回头,看见陆临渊一双剔透又漂亮的桃花眼。
“你进去,我在外面等你。”
陆临渊轻笑。
“不要全相信这个老家伙,到现在他还在骗人。”
第34章 尘埃落定
夕阳斜照,海棠树枝繁叶茂,映着绮丽的霞光。
魏危进门,撩起袍子,与徐潜山面对面,坐在了石凳上。
直到现在,徐潜山才有心思细细打量故友的女儿。
魏危今日穿着一身圆领锦袍,腰挎宝刀,一双眼睛展露出鲜活灵动的生机,如墨水丹青的眸子被夕阳照得透亮。
她继承了父母出色的相貌,是个十足的骨相美人,气质也像个游走江湖的恣意侠客,明媚而张扬。
百越女子皆穿耳,大约是不想在中原太夸张,魏危双耳只带着简约耳铛,细碎的光芒在耳畔一闪而过。
明月与作耳边珰。
察觉到徐潜山的视线,魏危指腹摸了一下自己的耳垂,眸子看向徐潜山。
徐潜山眉睫一颤,收回目光:“你和魏海棠长得很像。从前在外面没了黄白之物,是她摘下绿松石玛瑙的耳坠,直接抵了饭资。”
徐潜山爱回忆过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魏危倒也不介意。
她道:“我以为你会和我讲一讲徐安期。”
“我师弟?那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徐潜山轻轻摇了摇头。
“我们行走江湖,身边带着的钱财耗尽,都觉得对方会去钱庄取,结果一起饿了三天。”
魏危:“……”
亲爹,隔着二十年还能再丢一次脸。
“徐潜山。”闲话不必再续,魏危开口,一双眼睛剔透安静。
“陆临渊的事情,不该给我一个解释么?”
徐潜山却拨了拨绿珠:“你为什么不去问陆临渊本人?”
“陆临渊是陆临渊,你是你。”魏危屈指敲了敲桌子,“我大约能猜到你要陆临渊成为试剑石原因,但是我不明白你如何狠得下心来,就因为他的母亲是百越人?”
魏危有些惋惜:“早说如此,你不如把陆临渊给我们百越。”
徐潜山竟是微微一笑:“橘生淮南,如果陆临渊在百越生长,真的会有如今的成就么?”
魏危呵了一声:“你也不想想是谁把他逼成这样的?”
徐潜山从前要陆临渊成一把锋利的剑,却不知过刚易折,过之不及。
陆临渊至今还没走火入魔,纯粹是他八字够硬。
“徐潜山,你不是一个好师父,也不是一个好师兄。”
魏危言至此,停顿了一下。
“掌门当的也不怎么样。”
徐潜山:“……”
徐潜山看着面前的魏危,他以为成为儒宗掌门之后,这辈子都不会体会到被人咄咄逼问的感觉。
他沉默,没有立马说话,只是拾起桌上掉落的绿叶,轻轻将它送还到海棠树底。
徐潜山问:“你今天是以百越巫祝的名义,向我提问题的么?”
太阳正落山,仁义峰率先点亮了灯火,三十二峰青山绵延,灯火如星子一般被点亮,像是飘在云端之上的仙山。
似乎料到了徐潜山想要说什么,魏危蹙了一下眉头,抱刀不言。
徐潜山孤零零一个人坐在原地,望着远处的山水,慢慢开口问道。
“魏危,你知道儒宗的由来么?”
**
儒宗三十二峰,历经七百余年的霜雪。
越过儒宗山门就是青城。青城之西,是有着万千山峦的兖州,青城之南,是国都开阳,除此之外桐州、扬州、百越……
这七百年间,天下战火燃烧不歇,那些曾经分裂,后又合并的战场,那些驰骋往返的英雄与少年一朝拔剑而起,将苍生做炭,轰轰烈烈烧了一遭。
漫长的黑夜中,只有几个文人,几位皇帝,几个名将的名字流传下来。
诗歌与檄文,千古名篇在乱世中如雪花般乱飞;旌旗与擂鼓,名将与美人在风云激荡的战争中成就封狼居胥的佳话。
而苍生涂涂,天下燎燎,百姓挣千年,史书笔难留,大多数人都溺死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有河边皑皑白骨,飞絮转蓬,扶摇直上铺就长路。
徐潜山霜白头发微荡,目光落在儒宗山水之间,声音沉沉。
“自孔圣骑牛入山观后,齐物殿教化三十二弟子留下的心灯传承至今,儒宗三十二峰分划而立,儒宗山门从此建立。”
“明鬼峰文阁成立至今已过七百年,在此期间经手的所有文书都问心无愧。明鬼弟子可以为了核对一个事实,日夜兼程,不远万里求得当事人口中一个是或否,也可以为了一个误载,焚膏继晷,费书万字加以澄清。”
“持春峰学君子六艺,当年靺鞨攻城,持春峰弟子共计一千二百二十四人,超过九成的弟子不为名誉,不问前程,奔赴城门守城,死伤过半,就连持春峰上任峰主也身死城门。”
“玉函峰弟子医者仁心,如今峰主的妻子死于靺鞨流矢之下,他的眼睛被靺鞨士兵剜出,从此半疯,只专心制药,不问世事。”
“……”
徐潜山一一历数过去,眸中显出深重之感,抬头望着渺渺云烟。
“仁义峰齐物殿内共计两百六十七块灵牌。从孔圣之后,儒宗的弟子不止有圣人一个人以身犯险,前赴后继,每一个都足以在青史中留名。这些人成就了儒宗的盛名,也延续了中原百年的繁华。”
这是属于儒宗不可磨灭的气节。
即使中原疆域辽阔,物产丰盈,但土地会被侵蚀,东西都会腐朽,但有些东西是永恒的。
即使一把火烧掉了儒宗,儒道依旧长存。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未有不掘之墓’。”
徐潜山看向魏危,眼中是透不进光的情绪,缓缓开口道。
“我也会死在这里的,魏危。”
徐潜山一袭灰色儒袍,一副禅意厚重、不问世事的模样。
可若是仔细看他的神情,近死之人的眼睛却熠熠生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