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而危: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临渊而危》 60-70(第15/19页)

幸遇见杏林世家陆家的人,或许还有更好的法子。”

    乔长生从小被数不清的名家医师看过,也是第一回听说这个名字:“陆家?”

    医师便笑了笑:“各位不知道也属正常,陆家的医术世代家传,所居之处层峦叠嶂、翠竹绵延。上一代的陆家家主正是竹海医仙陆月沉,医术很是高明。可惜只在桐州隐居,不愿出世。”

    “……”

    离开医馆时,一阵春风拂过,陆临渊忽然合起手,掌心拢着一片飞絮。

    他抬了抬手,漫天柳絮四散,如朦胧烟气。

    **

    乔长生在清河养了七八天,云胧秋与薛长吉启程时还来看望过一回。

    乔长生见薛长吉心中已定,得知她预备前去拜会孔成玉,轻轻笑了笑:“孔先生外冷内热,你会喜欢他的。”

    春风早已化开冰雪,枝头花苞悄然绽放。

    天气回暖,临街的铺子晾晒的五颜六色的袖衫,风过檐下,在阳光的照耀下飘飘荡荡。

    就在云胧秋她们出发去青城的第二天,乔长生的低热终于退去。

    陆临渊拿药回来,乔长生已穿着飘逸的广袖外衫,在小院中与魏危下棋了。

    听见有人进门的动静,乔长生抬眼微微笑了笑,眉宇似有千山万海巍巍。

    “我身子已经大好,可以出发了。”

    或许知道因为自己生病,拖慢了三人游历江湖的脚步。乔长生道自己的身子自己很清楚,况且他在马车上又不需要做什么,一样睡觉吃药,耽误不了。

    陆临渊其实不是很赞同,还要劝他再歇息几日,忽然听见乔长生叹了一口气开口。

    “按照之前做的计划,我们下一站应该去扬州。”

    虽然到了春天,但院中还是点着一个炭盆,思考棋路的间隙,乔长生两只手伸在上头,慢慢烤着。

    “魏危,陆临渊,我似乎有些想家了。”

    “……”

    魏危手中夹着一枚白子,轻轻敲着棋盘边缘,闻言指腹轻轻地摩挲了一下云窑棋子。

    她将棋子扔回棋盒,开口。

    “那就走吧。”

    **

    从清河去往扬州,有两条路。

    一条是陆路,走清河下的徐州,随后走大道至扬州。

    一条是水路,从清河原路返回荥阳,从荥阳泾河前往扬州。

    两条路算起来其实差不多,徐州那条稍稍短一些,但考虑到乔长生的身体,魏危与陆临渊还是决定走水路。

    离开清河那天,街上屋舍鳞次栉比,乔长生支起车上竹帘,马车经过大街小巷,身后的店铺飘来馥郁的炊饼香气。

    阳光照下,青砖如铜镜,正中央的镜面是清河街中央的鲤鱼池,红色的锦鲤在其中时不时碰撞,和暖的春风吹落一阵孩童无邪的笑声。

    镜中红尘滚滚,车马奔腾,行人匆匆,繁华热闹。

    出城门时下起了小雨,春雨贵如油,清风凉雨,仿佛淡去世间一切血腥。

    “……”

    他们终于离开了清河。

    **

    旅途漫漫,大约是换了地方,乔长生退烧之后难得有这么松快的时候。

    他头发用玉簪挽起,眉眼温和如春水清波,在马车中与魏危闲聊。

    两人聊天也没什么目的,说说笑笑的,不知何时聊到百越风俗。

    谈到百越文字,乔长生起了一些兴致:“我从前也听母亲提起过,百越文字与桐州的虫书很像,只是百越自二十多年前不与中原交流后,很少有人再读得懂百越文字。”

    魏危:“我听人说你的外祖母是藏书大家,乔庄主文思敏捷,难道也分辨不出百越文字?”

    乔长生手里握着一个暖炉,微微摇了摇头。

    “……”

    左右闲着也是闲着,魏危便教乔长生写一点百越字。

    白纸铺在桌案上,魏危如匕首一般转了转笔:“百越如今的年轻一辈其实也不大用百越字,百越字近似鸟篆,有些麻烦。”

    “文字本身分成两个部分,带圈点的部分其实是语气,只有把那些圈点枝条去掉,才是文字的本意。”

    “而且百越字更加偏向实物,比如中原的‘长生’两字,在百越只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

    乔长生一笔一画,临摹魏危笔下“乔长生”两字。

    “……”

    乔长生眉宇间的温润儒雅并不会因为一场病就消散,只是因为这七八日的磋磨,垂着的眼角压低了些,眼眸颜色也显得有些淡,坐在那里风姿特秀,君子模样。

    在纸上写了几遍,熟练之后,乔长生才拿起之前做的那把海棠与梅花的折扇,小心翼翼铺平,在正中写下自己的名字。

    书画本一家,乔长生手上多年功底,这百越文字写完比魏危这个土生土长的百越人还要俊秀一些。

    乔长生打量着折扇上似符文般的字迹,笑了笑:“可惜中原这里怕是谁也看不懂。”

    魏危撑着下巴瞧着,倒是不觉得可惜。

    百越与中原虽明面上无往来,但兖州与百越边境总有一些私底下的交易。

    百越文字晦涩难学,不成系统,百越逐渐通行中原文字,男女老幼皆能学,倒是一件好事。

    “……”

    “……”

    忽然,冥冥中一道灵光闪过,魏危慢慢坐了起来,她的一双墨眉微微蹙起,指尖点了点霜雪刀柄。

    是了,中原这里谁能看懂百越文字?

    ——她想起那本太白诗集。

    先前她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在想,日月山庄里头到底谁会写百越文字,又为什么会在一本不起眼的书里写下“此地危险”几个百越字?

    就她先前的试探来看,贺归之似乎对百越一无所知,而乔长生也不认识百越字。

    那么那本诗集中的文字是留给谁看的呢?

    那人应当确定之后会有认得百越文字的人翻看这本书,懂得他留下的记号,或者——干脆那个懂得百越文字的人就在他身边?

    魏危忽然开口:“你记不记得,你之前送过一批日月山庄的家刻本到儒宗来?”

    乔长生一愣,面上露出些回忆久远之事的恍然之色:“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去青城。”

    因为要护送那些藏书,他特意走的陆路,路途颠簸,差一点活不到儒宗山门。

    魏危:“那些书是如何挑出来的,你还记得吗?”

    乔长生:“此事是我母亲一手操办的,她说我去儒宗当先生,也要尽宾客之礼,况且那些书在山庄也是私藏,不比明鬼书楼,能为天下学子所用。”

    魏危:“全都是你母亲挑的?”

    乔长生不知魏危为何问起这个,但还是下意识细细回忆起当时的事情,过了片刻才点了点头:“全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