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30-40(第9/15页)
没有他小臂粗。有些人,透过他们褴褛的衣服,可以看到里面根根凸起的肋骨;有些人,锁骨像是要刺穿皮肤而出。
这些人全部的愿望,也只是吃饱,甚至不被饿死而已!
他想大哥把这些人留在军营,未必是为了日后治罪,更多也是为了给他们几顿饱饭吃吧。
///
龙锯峡伏击,没俘来匪徒,倒俘来六千难民一事,暂且告一段落,大军还是按原计划分批通过峡谷。
否则十万大军统统拉到峡谷排队,像漏沙子一样一个两个地漏出去,漏个三天三夜也漏不完。
明日将有五千步兵带一千辎重穿过峡谷,到峡谷对面扎寨,负责接应后方。
后日再有五千步兵穿过峡谷,到两侧山上巡逻布防。
官员和商队,则安排在了最安全的中间批,预计于五日后出发。到时他们前有人接应,后有人把守,两侧山上还有人盯梢,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第37章 37
得知他们预计于五日后出发, 周祈安回了营帐,准备把消息带给张主事和文超兄,也简单收拾一下行李。
只是掀开帘子走进去, 见两人都不在。
旁边帐上用米粒黏着张纸条,撕下来一看, 见是文超兄留下的, 说是和张主事进城采买去了。
周祈安只觉得奇怪。这两人胆小无比, 之前因为匪患,他们大白天不说出营寨门,连营寨外圈都不太敢靠近, 生怕被土匪掳走。晚上上茅房还要结伴, 恨不能再喊两个带刀侍卫在茅房门口给他们站岗, 怎么敢自个儿跑凉州城去了?
周祈安摇了摇头,把纸条放到一边,叉腰看了会儿自己这扔了一床的衣物。
王荣给他打包了十几包行李, 他原本还嫌多, 结果这十几包竟都用上了。尤其在凉州,一天恨不能要经历四个季节, 当真是“早穿皮袄午穿纱”, 此刻四季衣物便都在帐篷里扔着。
正不知该如何下手,便听帐外传来张主事和文超兄的声音, 没一会儿, 见两人提着满满两手东西进来了。
从长安城一路走来,又在凉州停留了数日, 他们离家已经整整四十五日, 手边物品缺东少西了许久,却也只能对付过着。
毕竟土匪闹得这么凶, 谁敢离了营寨单独行动?
二公子倒时常和卫老板、张公子骑马进城,每次也问他们需要什么,他帮忙带回来。但毕竟二公子骑马,带太多东西也不方便,除了实在急用的、小件的,他们也不好开口。
而今日他们把吃的、用的都备齐了,还在城里逛了逛,买了些西域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眼看小日子又富裕了起来,心情自然大好!
“二公子。”说着,董文超掀开帘子走进来,把东西统统放床上,又拿了两罐皂角粉给周祈安道,“不是说皂角没了吗,给你带了两罐。”
“多谢!你们是去凉州城了吗?”
“是啊。”说着,只见董文超解下大氅,折了两下放到床上,满面红光,乐乐呵呵道,“哎呀,这土匪都一网打尽了,出门心里就是踏实啊!”
张主事捋须应道:“是啊。”
董文超又道:“这匪患一除,我看今天官道上人都多了起来,没有前些日子那么荒凉了。”又满怀希望地展望道,“等进了青州城,把账一封存,感觉时日不久就可以回家了!说不定还能赶上我夫人临盆。”
哦……
原来是这么回事。
周祈安走上前去,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的肩道:“文超兄,其实昨天查了一下,发现抓来的那六千人没有一个土匪,山上那六千土匪此刻仍混迹于世,说不定今天还跟文超兄在街上擦肩而过了呢。”
董文超、张主事:“!!!”
///
这几日,军营中的士兵陆陆续续按计划出发,六千难民也押送回了青州,整个营寨顿时空了大半,看上去怪冷清的。
又等了两日,他们也要出发了。
整个队伍由周权带着,怀青则先留在了凉州,负责留守后方。
周祈安同卫吉、张彦青骑马来到了峡谷入口,见周权在峡谷两侧都已布下了兵力,两侧山上也安排了哨兵。
穿过长长的山谷,三人便拉成了横排。
卫吉道:“土匪还未抓获,进了青州,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离开营寨单独活动了。尤其是你,时屹。”说着,卫吉看向了他,“土匪奸诈狡猾,小心为是。”
周祈安明白卫吉的意思,因为他是周权的弟弟,所以比他们更危险。
卫吉成熟持重,又比他年长一些,有时叮嘱人的样子,还有几分他大哥的影子。
他回了句:“知道啦。”
张彦青又问:“对了,我们今晚是在何处扎寨?”
周祈安道:“我去问问。”说着,打马向前,追到了大哥身旁问,“哥,我们今晚在哪儿扎寨?”
周权道:“大军在雁息县外扎了营,我们去找他们合营。”
青州一共五个县,其中以雁息县为首邑,雁息县也是青州州府所在地。按人口、面积,槐南县应排第二,但因此县与吴国接壤,也成了青州匪患最严重的地区。
周祈安“哦”了声,见大哥一人在前头很孤单的样子,便又陪在他旁边走了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问:“这儿已经属于青州地界了吧?”
周权道:“过了这条峡谷就是了。”
周祈安闲闲地道:“这也太不合理了吧!青州堵上了这条道,想自立为王岂不很容易?简直占尽了地利。应该把青州和凉州相连的这一部分割下来,单独建一个州,让两边互相掣肘才行。”
相当于房子归你青州,但进出房子的门要交给另一个州来管,免得你青州锁上房门,在里面无法无天了。
周权听了笑了笑道:“说得不错,很有高见。这是个遗留问题,一直没人解决。”说着,又给弟弟讲了讲当年的故事,也当解解路途的乏闷。
北国之乱后,义父带兵从南打到北,又从东打到了西。
那时祈安在长安城,留给了王夫人教养,他则跟在义父身边,目睹了什么叫一寸山河一寸血。
打到了凉州时,北国残余部队从峡谷逃窜,而他们的兵力、粮草也快竭尽,那一仗算是险胜,义父便只追到了峡谷入口,没有再追。
此地隔了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又离中原甚远——中央自顾不暇时,这一块也成了最先被割舍的地方。
后来大军班师回朝,国家休养生息,几年后义父再次提出要拿回峡谷以西的那一块国土,朝中大臣都极力反对,认为此地鞭长莫及,管理成本太大,打下来了得不偿失。
义父执意要打,因为此地是块产马地,又比启州、房州好打。
他们境内很少有大片草原供他们繁育战马,若要扩充骑兵,便只能从周边部落买马,价格高昂不说,部落也不会把最健硕、最能跑的马卖给他们。
长此以往,他们骑兵的战斗力只会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