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60-70(第14/15页)
百姓遮挡寒风。”
周祈安伸出一个大拇指, 晃了晃,便又昏了过去。
中午时分, 周权、怀青在街市上走了走, 看了眼百姓排队购米的情况,路过杏花楼, 又上来看了他一眼, 见他睡着,把解酒药给了葛文州, 叫葛文州煎了给周祈安服下,又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几日后,其他粮铺也纷纷开始降价,凭本事加入内卷。
他们低不过周祈安的九十文一斗,但价格也都压到了成本线上,标价一百六十文到两百文一斗不等。
稍有富余的百姓,排不起惠民米铺那么长的队,便也到其他米铺去买米。
这个冬天,不断涌入的大米成了青州最便宜的粮食。
这比粟米、豆子还要便宜的大米,让青州大部分家庭都吃上了饱饭。还有一些实在贫困的,官方也发粮、发钱,让大家挨过这个冬天。
张老板、徐老板进入青州的发财梦没有实现。
他们看着自己这标价一百七十文一斗的大米,却也安慰自己,这价钱不错了,起码是檀州的两倍,虽赔了点钱,那也是因为去年的进价高。
檀州、青州有天然价差,操作好了便是稳赚不赔,他们下次还来!
苏永则把三十万石米抛给了周祈安,便修书去了檀州,叫管事趁檀州米价还未上涨,再购入三十万石填入仓窖,这一笔也算不赔不赚。
周祈安在床上躺了两日,便被大家喊起来算账。
青州新任知府许易之,过了新元便要来青州赴任,到时周权在青州所做的一切都要和许知府做个交接,其中账册是重中之重。
周权的军费开支与赈灾开支,已经和军中支度使核算清楚,分别呈报了兵部与户部;青州州府开支,一直由户房记着,周权核查无误,便也封存入账。
唯独周祈安这二十三家米铺,由于行事过于“灵活”,留下一屁股烂账,公的、私的很难厘得清楚。
周权随便翻了一眼,都傻眼了。
好在人富心善的卫老板,给周祈安留了个王瓒。
见周权过问,在周祈安昏睡的这两日,王瓒便先带张一笛粗略地算了笔总账。
从一开始孔若云、纪千川等人出行檀州的费用,到后来二十三家米铺铺面、杂费开支,假设从苏永那儿购入的三十万石粮,在三个月内,都以一百二十文一斗的价钱卖出去了,那么总账是有些许盈利的——贩卖王昱仁私仓粮食的收入并未计入其中。
但赚了赔了,这是王瓒算账的逻辑。
于官中的人而言,一来账面要干净漂亮,二来,不能有漏洞,尤其公私一定要分清,不能让人挑出毛病,是赚是赔反倒没那么重要。
这两日,大家便商讨着这笔账要如何记。
“八月二十五日,孔若云、纪千川置装费、道具费十五两……九月二日,‘群演’置装费、道具费……”说着,周权只觉头痛,往下跳了几页,继续念道,“十月二十三日,购米五斗,每斗四百文。十月二十四日,购米十斗,每斗又是三百八十文?”
周权搭坐在书案上攥着账簿,看到这两项觉得疑问,便又抬眼看向了周祈安。
周祈安捧着手炉,敢烦不敢言地盯着面前的氍毹,解释道:“当时是为了刺激粮铺降价,看徐老板的米铺标价最低,所以让‘群演’去给徐老板捧捧场嘛!”
周权听得云里雾里,但也继续往下看,看到疑惑之处又问道:“十一月十日,替苏永商队寻民宿,茶水钱,六千六百文……?”
周祈安道:“当时军队兄弟们帮苏家商队协调民宿,冰天雪地的,我就请大家吃了点热乎的。”说着,他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这一笔划掉,就当我自掏腰包,横竖不过七两银子,回头我填上就是了!”
周权见账簿见了底,便又往前翻了翻,翻到一项,又念了出来:“‘卫家米铺’牌匾,二十四个,备注,因为被大风刮掉一个,碎了,所有又重做了一个。”
周祈安嘀咕道:“这不是记得很清楚了嘛!”
周权攥着账簿,无奈地摇了摇头。
周祈安也知道周权头疼的点。
放廉价米,他们事倒是办了件好事,但也要和上面交代清楚。若能递一本漂亮的账册上去,他们的功劳事半功倍,但若递了一本烂账上去,反倒容易弄巧成拙,叫人观感不好。这账面上又是戏服、又是道具的,上面的人哪见过这种账簿?
而正核算,公孙大人走了进来。
公孙昌清楚这二十三家米铺的始末,他常年到地方核查账簿,见过的账簿千奇百怪,自然也更有法子。
于是这几日,周权、王瓒连同公孙大人也一块儿帮着他整理账簿。太琐碎,容易让人猜想的一律划掉,匀进其他项目里,又捆绑类目,整理了七八日,总算将账面整理得一目了然。
公孙大人又叫周祈安写一篇说明,解释事情来龙去脉,附在账簿后头。
周祈安便在县衙大宅写说明。他用简体字涂涂改改、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纸才定稿,而后他照着稿子读,张一笛在一旁听写,搞了三天才搞完,附在了账簿后头,这件事也算是彻底了了。
至于苏永那头……
年关将至,苏永在青州考察了一圈,便准备回檀州去了。
临走之前,周祈安又请他吃了顿饭。
他知道苏永肯把这三十万石粮卖给他,为的是铺出更长远的商路,只是周祈安过完年便要回长安。
他一回去,苏永这三十万石粮便成了一步废棋。
如今这二十三家米铺属于官营生意,他走后,也不知许知府准备如何处理?
若是许知府肯接手,哪怕保不住一百文一斗的米价,也能继续放些平价粮食。若是许知府想关掉,他便要找个人来接手了……
///
宣政殿内,早朝堪堪结束,天子仪仗起驾,百官跪送。
直至天子离殿,一旁公公连忙小跑过来,将祖世德搀扶了起来。
祖世德常年征战,膝盖不好,禁不住久跪,满朝皆知。
天子多说免礼,又说祖公、赵公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想在朝堂文武百官之首加两个席位,让祖公、赵公坐着上朝,却被二人严正拒绝,又被礼部阻拦,被御史上谏,说这不合理书,皇上便也只好悻悻作罢。
祖世德本不愿被宦官搀扶,但这阵子,他膝盖痛症加剧,实在是不服老不行。
公公弯腰搀着他出殿,又在他耳旁小声恭维道:“大公子在青州这差,实在是办得漂亮,满朝文武都赞不绝口呐!”
几个月前,朝中对青州知府人选游移不定,只好先命了周权代理青州政务,又叫公孙昌从旁督查。
而公孙昌每一次奏疏中,对周权都是不吝赞词。
今日,公孙昌的奏疏又从青州递了上来,洋洋洒洒夸了周权一大通。
这五个月来,青州匪患尽除,大小十一股土匪都叫周权斩草除根,周权又赈灾有方、抚安灾民,今年青州冬季严寒,却没有一个灾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