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朕登基: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70-80(第12/15页)

 太皇太后雍容华贵,今年也才五十出头,除了鬓边几缕白发便再看不出一丝老态。

    太后也只是一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年轻女子,看着少言寡语,温婉贤淑。

    她们这一生都经历了太多事。

    太皇太后在二十六岁那一年送走了丈夫,成为了太后,又在四十岁那一年送走了儿子,成为了太皇太后。她之前总听母后说“哀家”、“哀家”,却也一直不解其意,直到真正成为了“哀家”,才算刻骨入髓地体味到了其中的滋味。

    殿内伴着清乐,宴饮闲谈。

    太皇太后饮了一杯酒,叫了声:“周将军。”

    周权面向了太皇太后,俯身道:“臣在。”

    太皇太后说:“听闻令弟此行青州也立了大功一件,将檀州大米引入青州,将青州米价压得极低,真是自古英才出少年啊。若不是公孙大人在奏疏中替令弟美言了几句,我们都还不知道有这事呢。”

    周权笑了笑道:“舍弟原本只是想随大军前去放放风,走到一半才发觉行军实在枯燥无聊,只是又回不去,只好日日寻欢作乐。一日在酒馆听人说檀州今年是个丰年,米价极为低廉,想着若是能把檀州大米引入青州,定能惠利青州百姓。最后能有好结果,也不过是有几分运气,又有贤人相助罢了。”

    太皇太后道:“才十九岁,贪玩也是天性,但这主意、这运气,也不是谁人想有就能有的。”说着,对坐在周权身侧的周祈安道,“你就是周祈安吧?”

    周祈安答道:“是。”

    “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第79章  79

    周祈安看了看周权, 有些不知所措,也有些不明所以。

    他见周权面无神色,只是示意他过去, 他便提起了袍摆一步步走上了鎏金台阶,跪在了太皇太后面前, 利落地抱拳俯身道:“拜见皇上, 太皇太后, 太后。”

    太皇太后笑道:“抬起头来,叫哀家好好瞧瞧。”

    周祈安便抬起了头。

    直视上位者是为不敬,周祈安不敢抬眼, 只是又控制不住自己这灵活的小眼神, 余光偶然瞥向了天子。

    那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 周祈安去年虽曾入殿面圣,但从头到尾还是连头都没能抬一次。

    今日第一次近距离地直面天子,只见他人很清瘦, 五官也很清秀, 只是面色略显苍白,嘴唇干涸也没有什么血色, 竟显出一丝病态。

    他目光瞥过去时, 天子刚好将拳头抵在唇边不住地咳了几声,眉头皱起, 像是有些难受。

    那咳声很轻很轻, 像是极力在忍咳,又像是身体已经虚弱到没有力气用力去咳。

    周祈安连忙收回了目光。

    天子的健康状况, 让他感到一丝担忧。

    他不禁在想, 最近京中气氛不同寻常,赵呈明知此举有可能会触怒野兽, 却又不得不进一步削减祖世德兵权的原因,是否就在于此?

    朝堂之上,没有人敢直视天子龙颜。

    这样的面色,亦或这样微弱的咳声,除了天子身边近身伺候的人外,其他人应该很难发现。

    若不是往天子身边安插了人手,或干脆就是天子、太皇太后亦或太后的人,朝中之人的确很难知情。

    那么义父究竟又知不知情?

    而正思索,太皇太后和蔼地笑了笑道:“不错,不错,果真是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有才子之气。”

    才子……

    听了这两个字,周祈安汗流浃背,也不知太皇太后看了他写的字会作何感想。

    皇上轻咳了一声,那咳声轻到让人分辨不清究竟是咳,还是清嗓。

    他对一旁太皇太后道:“不仅如此,周公子胆识也很过人。去年清明击鞠,也多亏周公子挡在了孙儿面前,还被马蹄踢了一脚,事后大病了一场。”

    太皇太后道:“是么!”

    皇上又看向了周祈安,声音很轻:“朕听闻你之前曾在户部见习,你觉得户部的差事如何,可合你的心意?”

    周祈安些许听出了皇上和太皇太后的用意,或许太皇太后叫他上来,就是想赏他个差事做做?

    毕竟这年头,科考、入仕每一环节都是要卡颜的,至少不能身有残疾,相貌也越端正越好,毕竟官员的形象也代表了王朝的脸面。

    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直言道:“臣对户部的差事颇感无聊,臣不喜欢。”

    太皇太后便又问:“皇帝的意思是想赏你个官做,你来说说看,这三省六部、九卿五寺,你觉得哪里有意思,还是觉得哪里都没意思,想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周祈安顾不得身后周权越来越黑下来的脸,直言道:“臣觉得大理寺办案有意思!”

    “大理寺?”

    大理寺办案费力又费脑,这倒是出乎太皇太后的意料。

    但听周祈安如是说,皇上还是问了张寺卿一句:“不知大理寺可还有空缺?”

    张鸿雁便出列道:“录事与司狱一职倒是常有空缺。”

    无论皇上今日要塞的是张三还是李四,张鸿雁的答案都是如此,因为这两个岗位是最好塞人,而不会影响到他日常事务的地方。

    太皇太后便道:“司狱?那不就是大理寺天牢里看押、提审犯人的吗?”说着,看向了周祈安,“听话,那血腥的地方可不能去,还是录事吧。”

    皇上则又看向了太皇太后道:“录事是负责记录整理案卷的,也是个苦差事,恐怕委屈了周公子。”

    周祈安却道:“回皇上、太皇太后,录事不委屈的!录事可以在一旁陪审、听审,还能看到天下案卷,臣觉得很有意思!只是臣有一个心愿还想请皇上、太皇太后并张大人成全。”说着,叩首。

    太皇太后便道:“快起身,但说无妨。”

    周祈安便起身抱拳道:“臣此次陪同兄长前往青州,看到了民生凋敝,苍生涂炭,百姓饱受饥饿之苦,实在是心痛不已!臣深知这一切都是拜匪寇汪伍所赐,青州大旱三年,也定是上天震怒于此!既然录事负责记录案卷,臣便想参与到汪伍案中,参与审判这千古罪人,也算是替青州百姓讨回公道!”

    太皇太后便看向了皇帝道:“皇上,周二郎心怀百姓,又嫉恶如仇,皇上便应了吧。”

    皇上又看向了张大人,张大人便道:“此案是桩大案,参与的录事也不止一人,倒是多周公子一个不多。”

    周祈安便立刻叩首道:“谢皇上,太皇太后,张大人。”

    ///

    回到了席位后,歌姬入殿,开始了歌舞。

    周祈安吃着葡萄,看着歌舞,几次若无其事和周权搭话,周权也都不理他。

    宫宴结束,周权也只说了句“我去军营”便离开了,竟独自留他一人在这陌生、冰冷的皇宫!

    不就讨了个大理寺录事的差事做做嘛!

    周祈安轻“嘁”了声,走下了汉白玉石阶,出了宫门朝镇国公府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