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90-100(第8/17页)
儿领三千骑兵, 先过去应付应付。”
三千骑兵,看来朝廷这次是真没舍得用兵。
周权、怀青干了个通宵, 等骊山猎场清了场, 又带队回了城郊军营。
周祈安也一夜没合眼,和怀信分开后便策马回了将军府。
玉竹让人烧了水, 叫他好好沐个浴, 又往浴桶里洒了一把干艾叶,说是去去晦气。换下来的那身衣裳, 袖袍处破了道口子, 也叫玉竹在院子里点了个火盆给烧了,说是晦气!
周祈安泡了一会儿便出了浴桶, 换了身干净中衣。
玉竹在身后帮他铺床,他睡觉时喜欢抱个枕头,这个小习惯像是被玉竹发现了。他见玉竹在头颈处放了个枕头,想了想,又将另一只枕头竖着放,这样他想抱时一伸手便能抱到。
玉竹又将褥子捋平,说道:“一会儿我在外头守着,一笛和文州也在外头守着,二公子安心睡一觉,咱们将军府武德充沛,看谁敢跑咱们这儿来撒野!”
玉竹年纪也不大,比张一笛大五六个月的样子,都还是孩子。
周祈安摸了摸他的头,又拍了拍,说道:“我想出去一趟,玉竹,帮我冠发吧。 ”
到底是谁要杀他?
赵呈?
那日在满园春,他问起卫吉和赵呈私底下的交易,卫吉不愿告知。如今赵呈要杀他,卫吉也不愿透露一丝半点的信息,好让对手占尽先机而见死不救吗?
若真如此,那卫吉便不再是他的朋友了!
马车一路疾驰,停在了卫府门前。
周祈安下了车,张一笛、葛文州跟着他,卫府大门开着,里面却没人守门,周祈安便站在门口问了句:“有人吗?”
出来应门的是卫队队长余文宣,把他往里请,说道:“老爷此刻不在,去了城外庄子,说二公子若是来了,叫我马上派人去请。”
周祈安问:“卫老爷知道我今日要来?”
余文宣道:“老爷说今日旬休,二公子八成得来。”
周祈安跟在余文宣身后,穿过狭窄的黑色檐廊,说道:“听这语气,像是嫌我来得太勤了呀。”
余文宣立刻顿足,赔罪道:“绝不是这个意思,是叫我们恭候的意思。老爷说二公子今日从骊山回来,大概要先回府用饭,休息片刻,估摸着得下午才来,这才一早去的庄子。”
周祈安接受了,说道:“行了,带路吧。”
周祈安在中堂等了一刻多钟,便听墙外有车轮声传来,卫吉俯身下了马车,手中盘着佛珠,穿过长廊径直朝中堂走来,见二公子经了昨日刺杀一事,此刻心情也是坏极,进门先道了声:“二公子来了!”
周祈安也看了他一眼:“卫老爷来了?”
卫吉走到他身侧坐下,问道:“昨天的事已听说了,没伤着吧?”
“托福,倒是没伤着。”
卫吉问:“你觉得会是什么人干的?”
周祈安想了想说:“莫非是郡主看我不顺眼,想杀了我,好取消这门婚事?皇家猎场,郡主布置起来也方便。”
卫吉知道他又在颠三倒四了,点了点头应和道:“言之有理,说得通。”
说话间,丫鬟端来茶与点心,卫吉做了个请的手势:“寺正大人请用茶,菊花茶,消消火气。”
寺正大人没听见,目视前方继续道:“要么就是赵呈。”说着,他嘴角发狠,“他们急了,开始发癫了!”
“嗯。”卫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也说得通。你死了,那两个案子八成要落入尹玉手里。尹家算新贵,尹老太爷当年是赵家门生,好不容易中了举,入了仕,奋发图强了三代,总算混上个中等门第,要想保住硕果,如今还得扒着赵家。你没了,这两个案子很快便能结案,跟赵呈一点干系都没有。”
“吉,你有没有发现……”说着,周祈安看向了卫吉,若有其事道,“他做事的风格变了,最近明显急于进攻。”
卫吉盘着佛珠道:“因为赵呈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是成千上万张嘴,成千上万个头脑,多的是人给他献言纳策,为他效犬马之劳。有些事未必是他本人的意愿,人多了,总有不受控制的时候。”
周祈安说:“谋杀八名命官,火烧青州府衙,跟昨日行刺,倒像是同一个人的手笔。此人手段狠绝,且与莲花门来往密切。此人八成是赵家人,否则青州的事,没必要做到那份上。但做这些事的人不像是赵呈,更不想是赵秉文。”
“赵家这些人,我多少了解一些,你要听吗?”说着,卫吉看他。
周祈安说:“听听喽。”
卫吉道:“你说得对,赵家若有一人在筹谋这些事,这个人不会是赵呈,也不会是赵秉文。赵呈虽不是君子,却也读过圣贤书,在乎身后名,他一边图谋私利,一边也想做个名垂千古的能臣。若不是逼急了,太难看的事他也做不出来。”
赵呈极重脸面。
好比每次问他拿银子,无论公事私事,赵大人都不好意思当面开口,甚至不好意思找人转述或留下字条,而是从一开始就给他定了个规矩。
一枚银币便是十万两。
他看到了银币,便要巴儿巴儿地把银子送过来,好像他是什么乐善好施、达则兼济天下的商贾,赵大人则是与之交好的贤能。
此事若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当真会写成一段佳话也未可知。
卫吉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道:“赵秉文更不必怀疑,赵家满门,他恐怕是唯一一个干净人。他自幼在赵老太爷房里长大,当时赵呈考取功名不顺利,赵秉文却天资甚高,三岁通音律,八岁会作诗,比他父亲会读书,老太爷便把宝都押到了他这嫡长孙身上。赵老太爷在世那几年,赵呈见了赵秉文,还得看他几分脸面。”
“只可惜官场不考四书五经,考的是人情世故。赵呈一个考了两次才中举的人,竟受群臣举荐,任了太子太傅,北国之乱时又抗了大旗,让青黄不接的赵家,摇身一变又成了大周勋贵。”
“至于你说的那个人,”卫吉看向了周祈安,“我不能确定,倒是可以给你指个方向。”说着,他手指捏了个“七”字出来。
“七?”周祈安疑问道。
“相府七公子。此人名唤赵秉轩,是庶子,自幼身子不大好,至今没入仕。我和他打过交道,赵呈有些见不得人的事,是他在帮着经手。”
说到这儿,周祈安心情也畅快了些。
他喝了一口茶,茶浓得发苦,便又顺手拿了块茶点,咬下一口称赞道:“吉,你们家茶点有进步啊,没之前那么齁甜了。”
卫吉放下茶盏道:“糖价涨了,吃不起。”
周祈安:“……”
卫吉皱皱眉,又说道:“比起这个,昨日有人当街刺王杀驾,我倒觉得更为蹊跷。”
周祈安一口一口地吃着茶点道:“这有什么蹊跷,难道不是赵呈?”
“不可能。”卫吉斩钉截铁道,“一来,赵家女貌似尚未怀上龙嗣?二来,他们要杀天子,又何必当街刺杀,闹得人尽皆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