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朕登基: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110-120(第3/16页)

    “这是康儿的字迹?”说着,祖世德更沉默了,把信递给了李闯道,“你读给我听听。”

    李闯应了声“是”,接过书信看了好半天,而后开始念道:“这个字是叫……什么父在上,儿什么什么安三,三拜?”

    他本就识字不多,贤弟这字迹,更是看得他脑仁子嗡嗡响。

    贤弟字写得极大,一张纸都写不下几个字,那字迹,更是跟鸭子在纸上跑了两圈似的。

    李青凑了个脑袋过来,灵机一动道:“义父在上,儿周祈安三拜。”说着,见李闯回头看他,他便也看向了李闯,说道,“就是这个意思,快接着念。”

    李闯干脆把信递给他,说道:“你念!”

    李青连连推脱,表示自己也识字不多。

    张叙安便走上前来,接过了书信道:“还是我来吧。”说着,走到一旁研究了一会儿,看不懂的字迹便结合上下文语义去猜,在纸上重新誊抄了一遍,这才顺畅地念了出来。

    信中大意是说,他与卫吉相识已久,对卫吉的情况、品性十分了解,卫吉虽为赵呈办事,却绝非赵党,许多事也是身不由己;此次义父起兵,卫吉想尽绵薄之力,望义父予以信任,收下粮草。

    “字写得难看,话说得倒是文雅。”说着,祖世德起了身道,“把那人请进来!”

    片刻后,两名侍卫将王瓒带了进来。

    李青一看到脸便想起来了,说道:“原来是你啊。”说着,看向祖世德,“去年在青州,卫老板就一直带着他,后来卫老板回了长安,又把他留下来,帮二公子打理那二十三家‘卫家米铺’。大帅,此人可信!”

    祖世德问道:“粮草在哪儿,一共有多少?”

    “草民见过王爷。”说着,王瓒作揖拜了拜道,“我们老爷一共筹了五十万石粮,根据二公子的指点,此刻都囤积在蒲县。我们是以粮商身份筹的粮,其中十五万石已经拿到了通关文牒,随时可以运出蒲县,剩余三十五万石的通关文牒,目前还在办理当中。我们老爷一点心意,万望王爷笑纳。”

    蒲县离此地三百里远,脚程快些,两三日便可送达,这囤积地点选得实在讨巧。

    看来康儿不但预料到他要缺粮,连他们的行军路线也推测出了个大概。

    祖世德说道:“文牒不是问题,小小一个蒲县,打也能打下来。”说着,看向李青道,“你带一万人到蒲县附近接应,这十五万石粮一出城,立即护送至军营,务必保证粮草安全。”

    李青应了声:“是!”

    祖世德又对王瓒道:“转告卫老板,事成之后,我必有重谢。”

    待得王瓒离开,李闯说道:“这周康康,吃了一岁,还真长大不少,人困在长安,却能决胜千里之外啊!”说着,看向祖世德,“大帅,这一下就解了我们两大难题啊!”

    祖世德笑了笑。

    ///

    宋归接管羽林军后,按天子旨意裁撤了一帮酒囊饭袋,在长安比武招人,对羽林军进行了一次清洗。

    其中一人名叫宋安康,刚被招录,家中老母便病逝了,人还未来得及报道,便回家奔丧去了。

    宋归暂且叫周祈安顶替了这个身份,又派给他两个小弟,在大内各处寻找张贵水的下落。

    五日后,他们终于在大内西北角废弃的三清观中找到了张贵水。

    自天子驾崩之后,他便一直躲在此处。

    本朝还有一位太祖皇太后,年近古稀,在三清观附近清养。张贵水每日到太祖皇太后的小厨房偷东西吃,就这样一直挺到了现在。

    周祈安找到他时,他已经蓬头垢面,不人不鬼。

    同日,镇西王在郑县发布檄文,称太皇太后、靖王、赵呈十三年前联手刺杀先帝,拥立靖王世孙登基,谋权篡位,意图不轨,如今又囚困天子于华阳山,联手把控朝政,党同伐异,实为奸佞。镇西王今领兵二十万,高举义旗,前来讨伐太皇太后、靖王一党,勤王救驾,清君侧!

    与此同时,又一噩耗从前线传来。

    他们苦苦等了一个月的援兵,在襄州附近遇到了叛军拦路,叛军将领周权率三万骑兵来势汹汹,全歼我军五万,五万人全军覆没。

    长安城内繁华依旧,却早已四面楚歌。

    政事堂内灯火通明,靖王、赵呈、郑卓依言辞激烈,已经商讨了整整一夜。

    最终赵呈、郑卓依主张弃车保帅,弃城而逃,逃回颍州从长计议。

    靖王则因世子落入祖世德手中,尚且还在犹豫当中。

    南如月则一言不发。

    赵呈焦头烂额,走到了南如月身前道:“太皇太后!趁祖世德还未抵达长安,抓紧逃吧,保留王朝薪火要紧啊!”

    “逃?”南如月冷笑一声,心如死灰,“当年北国人兵临城下,你便主张要逃,你赵呈还真是能屈能伸,不愧为当今的治世能臣!你当年能成功,能奉天子归朝,是因为老天派了个祖世德替大周打了那一仗。只是如今我们的对面便是祖世德,老天还会再派一个祖世德来吗?逃了,后半生便累累如丧家之犬!”

    南如月说道:“你们逃吧,我哪儿也不去。”

    是夜,万福宫内。

    琉珠走进寝殿,见太皇太后正端坐在梳妆台前。

    琉珠走上前去,正要替太皇太后拆下发饰,太皇太后便忽然握住了她的手,说道:“你十五岁入宫,一入宫便跟了我,那一年,我还是大周的皇后。那年德宗皇帝健在,誓要励精图治,一统南北,可惜他年纪轻轻地就走了……”

    自那之后,天子接连夭折,她也想做一个能稳住大局的太后,只是大周气数将尽,天灾人祸不断。她无能为力,便也只能盯着眼前。

    她回顾自己这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她未能承接丈夫遗志,作为大周的太后而活。

    她未能遵从父亲意志,作为冀州南氏的女儿的而活。

    她也未能作为南如月而活。

    她一面贪图荣华富贵,一面又想做贤能之人,她一面作恶多端,一面又在乎身后名。

    她左摇右摆,犹疑不决,最终也一无所有。

    琉珠跪了下来,叫了一声:“太皇太后……”

    “郡主还在上阳宫禁足,她恐怕不肯见我。”说着,南如月将桌上一只玉腰牌递给了琉珠,“你去找乔将军,叫他派人护送郡主出城,就送到……”

    送到哪里去?

    祖世德若是事成,定不会放过冀州南氏。

    去颍州?

    只是于靖王、赵呈而言,她南如月已是弃子,他们又怎会善待郡主。

    她想了许久,说道:“就到她想去的地方去吧……琉珠,照顾好郡主。”

    第113章  113

    安置好张贵水后, 周祈安又出了一趟宫。

    他知道这样很危险,但他必须回将军府看一眼,他迫切地想知道所有人的下落。

    长安城的天刚破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