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120-130(第5/16页)
不过都是祖世德一人的私欲。
他周祈安亦如是。
“但做人论迹不论心。祖世德入城以来所做之事,天下人都看得清楚,他并未伤城中百姓一人,甚至没有屠戮前朝旧臣。郑氏气数已尽,已成必然。”
周祈安握着手炉,感到堂屋内有些冷。张一笛要给他披上狐裘,周祈安伸手拦住了。
他看向张鸿雁,说道:“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人能迅速坐稳局面,否则天下分崩离析,战乱四起,百姓受苦!晚辈斗胆试问,此时道义不道义,名节不名节,又有何重要?保百姓一时平安,又何尝不是一种道义?”
张鸿雁目视前方,捋了捋面前稀薄的白须,说道:“老夫不为名节,老夫又有何名节?北国之乱后,大周再无忠臣良将,若是忠臣,又如何能避过那一劫?活下来的,不过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之辈,包括我。”
“再者,”张鸿雁继续说道,“哪怕祖世德能做到心系百姓,能一统南北,立下万世之功,他下一代也能吗?助祖世德登基,保苍生一时平安,便可保一世平安吗?”
祖文宇。
这也是周祈安日思夜想,却寻不到出路的一道难题。但在这世上,祖世德的血脉也并非只有祖文宇一人。
或许,还有另一种可能。
只是祖世德会接受吗?天下人会接受吗?
周祈安没有说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不过一介无名之辈,实在无能为力。”张鸿雁说道,“老夫年事已高,不愿再搅入朝堂纷争,我无意逆转大势所趋,也不愿推波助澜。所以,二公子还请回吧。”说着,起了身。
周祈安也起了身,颀长的身影拦在了张鸿雁侧前方。
他微微埋首,望着脚下氍毹,说道:“不为苍生,不为名节,那么朝中剩余的天子旧臣呢?”
“启元帝在世之时,曾多次与晚辈说起过,哪怕不成功,也不要舍生取义。先帝愿背水一战,去做那困兽之争,却不愿拖累自己的忠臣一丝一毫。保启元旧臣平安,是先帝最后的遗愿。”
“晚辈斗胆,在此代镇西王向先生许诺,只要先生肯出面,便绝不伤启元忠臣一人。无论他们在大朝会上说出什么话,做出什么事。”
提到天子,提到天子临终之前的遗愿,张鸿雁紧闭双眼,面露痛苦。
“你如何能代你义父许诺?”张鸿雁对一旁仆人说道,“先送客吧。”
“爹!”说着,张彦青推门而入,说道,“黎民百姓不能再经受战乱。”
他这几个月与师父游历四方,看到了百姓疾苦。
饶是大周已经太平了十几年,却仍有不少流民在挨饿,有土匪在作乱。
四邦安定,这些匪徒也能安分一些,否则定要纷纷称王。匪徒,官兵,各方诸侯乱打一通,到时才是真正的乱世!
而有祖世德的赫赫威名,有祖世德手底下的强兵悍将在,各方势力便不敢作乱天下到如此地步。
“爹。”
张鸿雁道:“送客。”
仆人做了个请的手势,周祈安便也不好强留,作揖说了句:“那晚辈先告辞了。”便走出了堂屋。
张彦青追上来道:“时屹,你放心,我好好劝劝我爹。”
周祈安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他没有答案,他无法确定自己所做之事究竟是对是错。
他握了握彦青的手臂道:“改日一起吃酒。”
上了马车,陈忠问道:“是回府吗,二公子?”
周祈安想了想,回了句:“先去趟国公府。”
第124章 124
马车刚在国公府门前停下, 门口家奴便说道:“王爷今日不见客,还请回吧!”
周祈安:“?”
真是出门没看黄历,到哪儿都吃闭门羹。
周祈安一肚子混气撒不出去, 掀帘下了马车说了句:“好歹先睁开狗眼看看来的人是谁,再是新来的, 总不至于连我都不认识了!”
“二公子。”说着, 年轻小仆垂下了头, 见他径直往里进,便也没敢拦,小碎步跟在身后解释道, “实在是这两日登门拜访的客人太多, 王爷又谢不见客。二公子不知道, 赖在门口做什么古怪的都有!”
周祈安道:“那也要态度好些,你给人脸子瞧,到头来失的可是王爷的人心。”
“二公子说得是, 该打该打。”说着, 仆人隔着空气佯装给了自己两嘴巴。
周祈安穿过长廊,径直往茶室走去。
院子里的腊梅开了, 枝头覆着层冰雪。茶室内温暖如春, 两扇红木门开敞着。
年底封印,祖世德得了几日空闲, 闲在家里没事做, 便把这些年得来的宝刀、宝剑统统倒腾出来擦拭。
栀儿坐在一旁案几上写字,她最近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在花草纸上写了个大大的“栀”字, 便跳下椅子,拿去给爷爷看, 说道:“爷爷,你看你看。”
祖世德看了眼,回了句:“好看好看。”便接着摆弄自己的宝贝家伙。
“爷爷,你好好看看。”
“好,好好看看。”说着,祖世德这才放下了刀,在一旁罗汉榻上坐了下来,捧起花草纸“好好看看”。
周惠栀站在一旁撑着罗汉榻,闲不住似的扭着身子,恰好见周祈安出现在门外,便说了声:“二叔叔。”
祖世德看着小孙女歪歪扭扭写下的“栀”字,说了句:“嗯,是比你二叔叔强些。”
栀儿道:“我是说二叔叔来了。”
祖世德这才抬起了头,说道:“是我耳听聋聩了,还是你小子偷摸练轻功了?竟连一点脚步声都不闻。”
这两个他哪个都不敢应,回了句:“估计是这两日瘦了,脚步也轻了。义父。”说着,他走上前去,在罗汉榻另一侧坐下,将刚刚与张老先生所谈的结果大致说与义父听。
“总之,张先生没应。但我答应他,如果他肯出面,便绝不伤启元忠臣一人,哪怕他们在大朝会上有一些……过激之言。”说着,他抬头看祖世德脸色。
他一面以启元旧臣“要挟”张鸿雁,一面又以张鸿雁为说辞,要祖世德点头应下不伤害启元旧臣一人。
祖世德听了,只“嗯”了声。
他不知道这算是应了还是没应。
///
大朝会定于腊月二十七。
这日一早天还未亮,周祈安便同周权上了马车,向皇城行去。
周权一袭正红色一品麒麟袍,周祈安则身穿四品孔雀团纹服,两人俯身下了马车,跨入朱红的宫门,踏着薄雪缓缓前行。
皇城内外的巡防紧密了许多,宣政殿前佩刀把守的是丁沐春,见了二人微微抱拳。
周祈安点头示意,跨入大殿。
今日若真出了什么事,他们兄弟可真就是万古不易的大奸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