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朕登基: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140-150(第8/15页)



    他目光在几个小孩儿面前一扫,说道:“我不在,大哥也不在,这两个月,你们在府里都撒欢了吧?是不是巴不得我天天去地方公干,不回府,嗯?”

    “怎么会!”玉竹道,“二爷不在,大爷也不在,府上冷冷清清的,小信天天问我二公子什么时候回来呢!二公子不在,我们饭都吃不香了,一天只吃两顿饭。”

    “哦,二公子不在,你们横竖不必早起,一觉醒来便是大中午,哪有功夫吃三顿饭?但一天两顿饭,中间还要安排三顿小零嘴,是吧?”说着,周祈安看向了一旁桌上放着的糟鹅掌、卤鸭翅、银丝糖、茯苓糕,“正餐不吃,净吃些有的没的。”

    玉竹连忙转移话题,说道:“这卤鸭翅可香了,二公子快尝尝!”说着,端了过来。

    周祈安拿了一只,又问道:“卫府去过了吗?卫老板怎么说?”

    “去过了。”玉竹道,“卫老板说,那日只是路过王府过来问问,没什么大事,还说不急着见面。等二公子忙完了,哪日有空再聚便是。”

    “也没写信?”

    玉竹摇摇头道:“没有。”

    卫吉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有什么事需要路过秦王府?但卫吉又说不着急见面,那便是问题已经解决了。

    想起之前,张叙安试图拿卫吉的事“卖他人情”,皇上还问他卫吉,问得他后背冒汗。

    他和卫吉关系好,明眼人都知道了。

    他回了长安,先见阿娘,隔日便去见卫吉,这关系得多好?让人看见了不太好。

    他说了句:“那便得了空再见吧。”

    ///

    隔日一早,周祈安去上早朝。

    秦王府地理位置算是极好,离皇城近。饶是如此,每日五点开始的早朝,他不想迟到、不想踩点,那也是三点不到就要起床。

    周祈安穿戴好,抱着手炉出了门,陈叔已经备好了马车,周祈安俯身入内。

    马车疾驰,周祈安把手炉放到了大腿上,又从袖袋里摸出两个包子,忙啃了两口。

    周权上朝一向是不吃饭、不喝水,周祈安则把不吃不喝、只吃不喝、又吃又喝挨个都试了试,发现还是“只吃不喝”会好一些。

    水是真不敢喝,一拖堂便完蛋。

    皇上登基后,早朝的氛围也变了。

    皇上主意大,心中自有章法,需要商讨的事,也是把人叫到政事堂私下讨论,早朝只起到一个通知和分派任务的作用,有时也过问过问事情进展。

    一般是皇上发问,下面人心中惴惴、字斟句酌地回答,少有臣子主动说话的时候。

    皇上说了几件事,叶公公便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日公孙大人却出列道:“臣,有事启奏!”

    皇上微微皱了皱眉,说了句:“什么事?公孙大人请讲。”

    公孙昌手执笏牌,跪地说道:“臣以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储君,立储之事,皇上应早做打算。皇上虽春秋鼎盛,但万一……”

    周祈安:“……”

    公孙大人这小嘴,最近真跟淬了毒似的。

    再是有“连中两元”的身份傍身,也禁不住他又是遇刺、又是万一,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诅咒皇上。

    祖世德攥紧了拳头,目光看向了门外侍卫,准备再给他一句话的机会。

    公孙昌微微清了清嗓,继续道:“若无储君,到时朝中便要大乱!三皇子年十七,应趁早上朝听政,熟悉政务,也要尽快选任太傅,以储君规格培养才是!”

    好嘛,公孙大人这下算是连中三元了,连立储之功也有了。

    周祈安双手拢在大袖袍下,垂眸立在大殿左侧,不说话。

    一般这种事,都是皇上先与几员心腹商议,再在朝中做一出戏。只是今日,皇上迟迟不作答,朝中也无人应声,那便是公孙大人的自发行为。

    公孙昌身为礼部侍郎,为国家政体着想,提出立储之事无可厚非。

    立嫡以长不以贤,为的便是避免内斗。

    顺利拥立一个昏庸的君主上位,和为了争夺储君,每每换代便迎来一场腥风血雨,哪个对国家的伤害更大,也一直难下定论。

    除了祖文宇,公孙大人也看不到其他可能。

    不过公孙大人只说听政,没说立储,那么周祈安倒觉得,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

    反倒是张叙安要替祖文宇捏一把汗,祖世德更是有种“丑儿子早晚也要见朝臣”的心情。

    祖世德贫农出身,不说族谱,连他这大名都是他县丞老丈人给他起的。

    他家族观念并不强,之前也一直是“要优秀的继承人作甚,莫非是有皇位要传?”的心态。

    他又只爱兵马,无暇顾及其他,封了国公后,也从未觉得只有这么一个孽障独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也从未动过纳妾生子的心思。

    当然,遗憾自是有的。

    若是祖鹤旋在世,承袭了国公爵位,让家门兴盛一代代地传下去,他自然也乐见其成。

    他这一生,也算是光宗耀祖,往后也有子孙后代,代代为他供奉牌位。

    但祖鹤旋早夭,他哪怕再生,祖文宇也是嫡长子,是要承袭爵位的,那他还生什么?

    他也想开了,事已至此,等他百年之后,祖文宇爱挥霍挥霍,爱败家败家,他眼一闭腿一蹬,横竖看不见便是。

    只是如今可倒好,他真有皇位要传,这就让他有点难受了。

    宣政殿内一片死寂,祖世德叫了声:“燕王。”

    周祈安出列道:“臣在。”

    “你怎么看?”

    周祈安说道:“臣以为,公孙大人言之有理,储君确实应早做培养。”

    皇上说道:“好,那就这么办吧。下个月起,叫祖文宇上朝听政。”

    退了朝后,叶公公又喊住了他,说皇上宣他到政事堂议事。

    周祈安应了声:“好。”便去了。

    皇上叫他,八成还是立储之事。

    只见皇上喝了一口茶,果然便问道:“刚刚早朝上那件事,你怎么看?”

    皇上在朝堂上问了一遍,把他叫过来又问了一遍,自然是要他开诚布公,深入谈谈。

    但祖文宇到底行不行,这件事只能皇上一个人做评判,外人,尤其是他,决不能说半句不是。

    周祈安道:“公孙大人提得及时,其实早该如此。文宇年十七,心性未定,之前可以做个富贵闲人,往后却不能了。早做打算,尽心培养,才是利好盛国千秋万代的事。”

    皇上又问:“他的老师,你可有人选?”

    周祈安委婉道:“的确难找。”

    够做帝师的,在他看来只有张鸿雁一人。

    但想想之前与张老的谈话,张老必然不肯出任,张老也年事已高,耗不起这个心力。他此时提出“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