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150-160(第6/15页)
挺先进。
而方怀仁话音一落,大家便纷纷开起了脑洞,已经聊到要发行纸币了。
粮草难送,银子也重,统帅怀里揣几张纸便能在当地兑换粮草,岂不便捷?
有人说道:“就好比那钱庄的银票,他们是怎么验真伪的呢?一个是靠精妙的画工,这一般人都模仿不来!二来,也可以借鉴虎符的思路,一张票子一分为二,钱庄一份各人一份,到时候把两张票子放一块儿,看看是否‘符合’,便可知真假!”
“要么就以帅印为证!部队缺多少粮,现场打一张借条,向当地地主乡绅征调,先解了燃眉之急,事后由官府向朝廷上疏,朝廷再把欠下的粮食调过去还上。”
因为卫吉的事,周祈安近来有些无心朝政,今日也只是心不在焉地旁听,只是怎么越听越离谱?
部队凭一个帅印走哪儿借哪儿,朝廷再追着给部队擦屁股?
现代金融体系再发达,也没见哪国军队带上一台印钞机就能上战场的。
无论国债还是纸币,发行的基础都是信誉,相信日后凭借这一张纸,便能随时换取真金白银,而这信誉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否则它就是张废纸。
再者,这方法给后勤官员留了太多推诿扯皮的空间。
前线部队缺粮,粮草又难以运送,到时候后勤官员是不是只要送上一张纸,或一句“凭帅印就地借粮”就能推卸责任了呢?
若真如此,对前线部队便是灭顶之灾。
皇上在位一日,不到万不得已,这种情况便不会发生,但万一打着打着,皇上……了呢?
到时候便是覆水难收,这口子绝对不能开!
“不太可行。”周祈安打断道,“别说借条、银票了,战一开打,物价飞涨,哪怕是凭真金白银,都未必能在交战地附近筹到大量粮草。”
“若是火烧眉毛,军队打借条向地方豪绅借粮,这方法当然可以一试,甚至生抢也是行的!但当地若是没有这么多粮食呢?朝廷作为大后方,不能一开始就把筹粮的压力转架到前线军队身上吧?”
“现在既是备战,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杜绝这情况在未来发生,想想如何把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皇上“嗯”了声,似是认同。
第155章 155
如今的大盛仓廪充实, 官道也四通八达,问题在于运粮途中的粮食消耗。
若走陆路,则需要大量人力、畜力去拉, 而不论人或畜生,在路上都要吃饭。
若是补给线过长, 在路上把粮食消耗了九成, 甚至全吃光了也没送到前线, 这种情况绝不是危言耸听。
“还是要考虑水路。”周祈安说道。
汉代、隋代已兴修了不少河渠用于水运,只是因水位及河道堵塞等问题,这些水路目前已经无法通行。
“关东, 东南是两大粮食产区, 而关中和西北则整体缺粮。”周祈安道, “东南的粮食可以直接供应东南前线,那么关东的粮食便要供应西南前线。”
这是他的大体思路。
“臣以为,应派熟悉水利之人前去考察。前朝废弃的河道有不少, 看看哪条河道可以疏通、引水, 快速启用,把关东与关中用水路连起来……到时候关东的粮食通过水路运至关中, 再通过陆路南下, 供应西南前线。”说完,周祈安看向了大家。
方怀仁闻之心惊, 黄河河堤塌陷的事刚推给王氏, 燕王便又要兴修水利。
方怀仁道:“大兴水利劳民伤财……”
“还未实地考察,方大人如何就知道一定会劳民伤财?”周祈安尽量和缓道。
打仗更是劳民伤财, 方大人若有本事, 倒不如劝劝皇上先不要打。
“先考察考察,考察又花不了多少钱, 若是疏通难度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大呢?”周祈安说道,“若是能疏通,那便是一本万利,将来后勤省时省力省钱,若疏通难度太大,那便算了嘛!”
听了这话,工部尚书关远山像是有话要讲。
皇上虎狼之威,大家便也不敢冒然发言,若是提了什么意见,将来实施出了问题,自己多少也要担责。
于是大家巧言令色,只顺着皇上的意思往下说,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脱离实际,皇上也听得头疼。
但关远山觉得,燕王这思路倒是对的。
这时皇上喝了一口茶,说了句:“燕王言之有理。”
关远山这才捧着茶杯,有些战战兢兢地开口道:“说到水利,臣倒是想起一人。此人名叫欧阳楠,二十多年前,前朝德宗皇帝在位之时,此人便曾提议要疏通河运。他当时做过考察,上疏说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便可将前朝留下的‘广进渠’疏通好,投入使用。”
“只是当时德宗皇帝已经病重,很快便又驾崩,后来献文帝登基,贪图享乐,不肯将财政投入此处,这件事便也不了了之。”
周祈安便问:“此人现在何处?”
关远山有些为难道:“臣想举荐此人,只是此人今年已年过七十。再者,今时不同往日,二十八年前考察出的情况,今日也未必适用……”
万一此次一考察,发现河道情况大变,又说要好多年、好多钱才能疏通呢?
到时计划落空,皇上也要不高兴。
听了这话,皇上却道:“你们哪来这么多顾虑?”
大家察觉出皇上愠怒,便纷纷跪了下来。
周祈安没跪。
他最近不大痛快,立储之事不顺意,皇上又想尽快开战,收复南吴,这件事他总觉得操之过急,不大稳妥。
他应该怎么办?
祈祷祖文宇会成为一代明君吗?
祈祷对南战事一切顺利,皇上可以再健康工作二十年,亲手完成大业,而不会中道崩阻,留下满盘残局吗?
卫吉又不知在筹谋些什么东西,他两次登门拜访,卫家家仆都说不在,提前约嘛,卫吉又说忙不见,他快要疯了。
周祈安刚拿起盖碗,便见大家呼啦啦地跪下了,他慢悠悠喝了一口,放下盖碗正准备跪,皇上便说了句:“起来!”
大家便又呼啦啦地起了身。
祖世德只觉得郁闷,他已经够礼贤下士了吧?为何大家还是畏畏缩缩,支支吾吾,有什么话也不说?
今日若不是康儿起了这个话头,工部是不是就不准备说这件事?
半年便可疏通,哪怕情况变了,需要一年、两年,他都会考虑一试。
祖世德说道:“把大家叫到这儿来集思广益,便是叫大家提提有什么我自己不知道、没想到的方法。有什么主意就都说出来,说说又不花钱!”说着,他猛咳了起来。
结果大家竟只是察言观色,顾左右而言他。
政事堂内已经就此事谈论了十日之久,大家都还是绕来绕去!
叶公公忙递上茶水,帮皇上顺背。
殿内沉默了许久,周祈安又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