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完结&番外(第13/19页)
的府邸仍略显凄凉。
卧房内点着灯,太医、下人们站了一地。他们侍候卫吉已久,早知卫吉命不久矣,能做的努力都已经做了,此刻便只是静静站立,一方面略感遗憾,一方面又想着,或许明日天一亮便可以传出讣告。
而在这时,随侍皇上的夏公公走了进来,大家忙让出了一条路。
原以为夏公公只是代皇上来看望侯爷,夏公公却是轻咳了声,小声提醒道:“皇上来了。”
大家吓了一跳,忙跪了一地。
过了片刻,周祈安一身便服,身后只带着几名侍卫,从檐廊下走了进来。
病床上,卫吉已命若悬丝,双眸缓缓合下。
夏公公在卫吉耳边温声说道:“侯爷,皇上来看望侯爷了。”
卫吉这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卫吉!”周祈安说着,走上前来,在卫吉身侧坐下。
他的呼吸还是那么浅,浅到不知何时就要悄无声息地断掉。
周祈安双手握住了卫吉的手,外头冰天雪地,他刚从外面回来,可卫吉的手还是比他要凉一些。
他轻轻揉搓,又呼着哈气,只希望卫吉能感到温暖一点,舒服一点。
而卫吉只是静静躺在床上,看着周祈安,无力浅笑道:“好多了"
这一日并非忽然到来,他早已没有什么话想要说,也没有什么事需要交代。
周祈安在床边坐了一会儿,便干脆脱掉了靴子,仰坐在了卫吉身侧。他将两人从相识到现在所发生的所有趣事,都轻声细语地讲给卫吉听,就这样陪伴他走过了最后一程。
卫吉听着,应着,一直到了黎明的某一个时刻,逐渐地没有了回应。
周祈安叫道:“卫吉?”
卫吉双目轻轻合着,安详得仿佛入睡了一般。
“卫吉?”周祈安叫着,又轻晃了晃他。
他轻得像一片羽毛。
且没有回应。
隔日,长安城丧钟敲响。周祈安哀痛不已,辍朝十日,下令以亲王规格厚葬卫吉,要卫吉停灵五月后随葬皇陵。
灵堂设在侯府,周祈安但凡有空,必亲自前去吊唁。为此禁卫军统领段方圆的工作难度陡然上升。
南方正在打仗,南吴就快要被灭国了,这一年来狗急跳墙,没少往长安派刺客。
好在禁卫军在段方圆带领下排查工作做得细致,这阵子,他们已经第三次在从皇宫去往侯府的必经之路上抓获了刺客。不过都在周祈安出行之前便已经处理掉了,倒是没人能杀到他面前来。
而这一日,周祈安刚到侯府,便见灵堂前来了几张异族面孔。
张一笛则披麻戴孝,在一旁跪伏答礼。
卫吉没有子嗣,而之前,张一笛可是说过下辈子要变成乌龟,给卫吉驮一辈子碑。
且卫吉生前,待张一笛又的确不薄,周祈安便叫张一笛来为卫吉主持丧仪,给前来吊唁的宾客答礼,总之便是充当嫡长子的作用。
见了周祈安,张一笛忙起身走了过来,说道:“他们是卫老板的叔父、回丹族长,还有几位在族中声望颇高的族人,代表回丹人前来吊唁卫老板。”
这些天,朝中大臣见文寿侯恩宠极盛,便纷纷前来吊唁,侯府门前吊唁宾客日夜络绎不绝,可这其中又有几人是真心的呢?
当然,他们来吊唁卫吉,周祈安还是挺高兴的,至少比门可罗雀要强。
但今日见到卫吉的叔父与族人,他才替卫吉感到了欣慰。
吊唁完,周祈安便在政事堂召见了他们。这也是周祈安第一次见到卫吉的叔父,一位满脸沟壑而沉默寡言的老者。
他了解到回丹族人在那次迁徙中死伤大半,如今已按原计划迁徙到了安西都护府外定居。只是水草丰美之地,早已有其他部落占据,他们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并且还在不断遭受驱赶。
回丹人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并非所有汉狄混血都被称之为回丹人。
北国之乱后,北方大乱四年,盛国境内早已不再对此做出区分,也无法做出区分。
回丹人是在北国之乱前,北人在边境掳掠汉人,因一些见不得人的原因,所产生的大量混血儿。
而为了维持血统,他们又将这些混血儿“圈养”在一处,当做奴隶来使用,严格与自己的族人区分开来,并打上了“回丹人”的标签。
在他们的语言中其实也就是“混血”的意思,略带贬义。
而这些回丹人在草原时曾被圈养在一起,后又作为一个独立的部落分出去,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与其他汉狄混血有着本质区别,只有这些人才被称之为回丹人。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周祈安便捧着地图研究了十几日,最终划出了二十几座彼此相邻,且人口较少的城池,将它们合并为了“回丹县”,供回丹人迁徙回去。
边境因常年战乱,死的死,跑的跑,即便这些年因北国俯首称臣,人口呈增长之势,但仍地广人稀。
回丹人迁徙到此处,可以在此耕种,放牧,也可以选出德高望重的族人来与当地官员共同治理,类似于民族自治区的模式。
而边境也能得到“徙民实边”。
听了这消息,几位回丹族人亦激动万分,说道:“我们回丹人擅骑射,愿为天可汗效力,成为盛国抵御北国骑兵的第一道防线!”
第258章 番外(二)
入主长安后,周祈安一直居住在政事堂内室。
那里有一间小隔间,是供皇帝在办公之余休息小憩的地方,不过空间不算太大,短住还好,长住就有些不太方便了。
他也考虑过要找一个殿宇搬进去,可紫宸殿、邵阳宫,心里多少都有些别扭,想扩建,但宫室格局已定,也没有可以扩建的地方,政务又很繁忙,于是一拖便拖了大半年。
而一日去万福宫给太后请安,闲谈时说了一句腰疼,太后便关切道:“皇上还住在政事堂吗?”
这半年来,太后状态也调整过来了许多。
周祈安又在皇宫给太后铺设了盲道,从万福宫铺到皇宫的各个角落。
太后眼睛看不到,但她能感受到光亮,能听到潺潺流水,闻得鸟语花香。之前出门,虽也有人搀扶,但人为提醒总没有自己的感官来得自如,让人没有安全感,于是也一直深居简出。
有了盲道后,太后却明显爱出门了一些,如今已经能甩开了琴儿,独自敲着盲杖在盲道上健步如飞,去花园里晒晒太阳,去看看栀儿上课,有时还会到政事堂给周祈安送些茶点。
听太后问起,周祈安便道:“还住在政事堂。”
太后忧心忡忡道:“那政事堂内室我也看过,哪里能久住?紫宸殿一直空着也不是办法。你若觉得别扭,不如请位大师来看看。
“阿娘,”周祈安冷不丁问道,“当年先帝驾崩,请人为先帝超度过吗?”
“当然了!”太后道,“那些病死的、老死的皇帝都要请人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