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 175-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 175-180(第21/28页)

豪的羊肉开始,王雪娇跟隔壁桌的人很快熟络了起来,他们就是喀什这边建设兵团的人。

    王雪娇忽然顿悟:“咦?你们是不是要搞紫草提炼工厂?”

    他们十分惊讶:“你怎么知道?!”

    王雪娇眨眨眼睛,又继续说:“你们去北疆不会是去那个辣椒提炼工厂,学技术的吧?”

    现在那几个人看王雪娇的表情就像看一个能掐会算的神人,嗯,汉人,年轻,看起来很灵:“你也是从内地过来的支援组?”

    “不是,我是做生意的,这批紫草入境的时候,我正好看着它入境。”王雪娇笑眯眯地说。

    哼哼哼~甚至可以说,没有她,就没有这批紫草。

    尹俊杰同志现在有没有到俾路支省都不好说呢,起码也得等到明年开关的时候才能看到紫草,如果尹俊杰运气够好,没遇上武装组织火拼、爆炸、袭击……的话。

    王雪娇与他们相谈甚欢,顺便了解一下兵团到底是什么设定,她知道有新疆建设兵团,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性质。

    他们解释道:兵团是一种行政单位,里面有人是军人,有人是转业复员军人,也有普通农民、工人、医生……就是什么行业都有。

    像他们就是负责技术工种的,以前主要是搞农械,现在上头一声令下,说要搞专门提炼紫草有效成份的粗加工工厂,他们就去现学。

    “这也能现学?”王雪娇觉得这两个业务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修拖拉机的人,说搞药就能搞药?

    “有什么不能学的,我退伍之前是养猪的,结果到了这边,人家不吃猪,要种地的,我拿着书本教老农民种菜,被人训得像个孙子似的,被嘲笑了几年,不也学出来了,也能教别人了。”

    另一个人也说:“像他们后面来的就是专业对口的,我们几个都是原地转业的,都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什么都是现学的,有得学都已经算好啦,还有要自己摸索的,我们的班长,现在在塔县,研究怎么种蔬菜呢,研究五年了,那菜啊,年年死,刚研究出来怎么应对,它就不按原来的死法死了,换个新方法,前年是叶子上面长白毛,去年是叶子枯黄,今年是发黑……”

    王雪娇自己也养过植物,不由心生同情:“这也太惨了。”

    在信息时代,可以在发病的初期就拍个照上传,请农技专家远程帮忙看看。

    现在什么都没有,等照片传到专家手里,专家再回信,地里也就剩一把枯草了。

    “可不是嘛,今年唯一长得好的,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野草,可能是鸟粪里带的种子。他说反正能得的常见病就那么多,大不了让它们全得一遍,全都是经验,等他退了,把经验留给后面的人。”

    王雪娇非常钦佩:“他这颇有神农遗风啊,不愧是中国人。在这种地方扎根,没有一点信念是真不容易干下去啊。”

    她和张英山非常能够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警察坚持很多年去破一桩悬案,已经不是职业需要,而是因为这件事已经成了他们自己心里的一块疙瘩,哪怕不干警察了,也惦记着这事,像强迫症一样,把它弄走,心里才舒服。

    王雪娇不动声色地问道:“那你们这边办工厂,没有人反对吗?”

    “反对什么?”

    王雪娇随口说:“噪音啊、污染啊,之类的,或者是觉得占用他们的人啦。巴基斯坦那边就是觉得人都去上班了,会影响他们虔诚信仰的精神状态。”

    “哦……那一直都有的嘛……从刚解放的时候,有了妇联,不允许他们打老婆,就有人说我们多管闲事,连他们的家事都要管。”

    王雪娇心想:很快就要有人说你们强迫他们劳动了呢~毕竟他们是真的强迫过黑人劳动,自然会认为别人也会跟他们一样。

    王雪娇问道:“那有暴力冲突吗?就是打人、砍人、杀人什么的……”

    “没有,这边是讲法律的地方,他们也就是喊喊,不敢做什么。”

    王雪娇:“可是,我听说有不少地方爆炸了。”

    “应该是别的事情吧,没听说过炸工厂的,不会的。”

    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怎么能因为从来没有炸过工厂,就认为不会的呢?凡事总有第一次嘛。”

    “唉,我们也没办法躲啊。那就希望公安能保护我们了。”

    尽管知道他们只是随便一说,不过王雪娇心里还是猛地一跳,与张英山对视一眼。

    人民群众这么相信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接着往下聊,王雪娇得知明天紫草提炼工厂的设备到位。

    王雪娇十分意外:“这么快?不是刚检了大样吗?这设备得提前好久下单吧?万一巴基斯坦过来的紫草不合适,那不是浪费了吗?”

    “不浪费,我们新疆也有紫草,从巴基斯坦进口是保证产量,就是起一个补充作用。”

    “哦……”在王雪娇的时代,新疆紫草已经是保护植物了,所以确实要大量从巴基斯坦进口,她完全不觉得紫草可以从本土获取。

    吃完饭,王雪娇才听见宣礼塔传出的声音,这是在召唤信徒们去进行每日最后一次的宵礼。

    虔诚的阿里先去了,他想跟毛拉再多聊聊。

    王雪娇和张英山继续跟兵团的人问工厂的事情,他们也提到白鲲鹏,都说她一个女人太厉害了,敢想敢干,进口紫草项目要多少部门联合,要是办不成就是打脸折面子,她却不怕丢脸,硬是要办这事。

    说服各部门同意是一道槛、找到人愿意去巴基斯坦是一道槛、货能顺利运回来是一道槛,最艰难的三道槛现在都过了。

    现在就等设备到位,安装调试,先试生产出来一批,确定产品各项指标没有什么问题,这事就算稳了,后面不管中巴关系如何,或是紫草欠收造成的问题,那都不是她的责任了。

    一个人感叹道:“能办成大事的人,真得运气好。”

    王雪娇却不这么认为:“运气好也得是后面的事了,如果一开始她就畏首畏尾,什么都不做,压根就不开始,那还怎么运气好。我妈也很羡慕别人买彩票中汽车,结果她羡慕半天,从来就没买过。问,就是说我没那个运气。”

    “哈哈哈,小姑娘说得对啊,说到底,还是得先有魄力。”

    ……

    最后准备离开的时候,他们才注意到王雪娇脚下摆的大水坛,好奇道:“你怎么买了这么大一个水坛?城里不是有自来水吗?”

    王雪娇不想告诉他们,自己就是觉得这个水坛好看,这样显得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毕竟连她那个时代,都不是人人能接受花钱买美丽废物。

    于是,她随便编了个理由:“呃,这个水坛,不是用来养鱼的吗?”

    “如果是养鱼的话,应该是透明的呀,这个还是铝的,对鱼不好。”

    “算啦,买都买了,先拿着,万一下雨的时候,忘记带伞,还可以遮头。”

    九十年代,喀什平均降雨量感人……

    兵团的人也不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