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140-160(第25/28页)

。农科院基地附近的村庄,和运夏市隔得不算太远,一个小时的车程。乡下雪下得更大,但城里也受了波及。

    看着银装素裹的城市街道,不少同学玩心大起,纷纷跑去小区里堆雪人、打雪仗。毕竟,这么大的雪,运夏市也不是每年都遇得到。

    “我所在的小河村,即使是冬天,农民也并没有闲着。大棚里种着许多蔬菜,如果大棚被暴风雪压塌,则无法起到保温效果。对温度敏感的蔬菜会因为低温而迅速枯萎,甚至死亡。一些大棚内的蔬菜,还是村民们与农科院合作的成果——农科院出样本种子和工钱,村民们出力栽培。倘若这些大棚里的蔬菜也没了,损失的并不光是一家人的收入,也是不少研究人员几年的心血。”

    那天晚上,几乎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连夜跑去加固、修复大棚了。孙志亮所在寄宿家庭里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平时只在家里做做饭,也跑去了田间帮忙。

    “在他们的感染下,我也加入了他们。半夜两点出门,干到天亮了,危机才勉强解除,我浑身湿透地回到了寄宿人家。我是客人,他们并没有让我干多少活,但我也累得精疲力尽,几乎两天都爬不起来。”

    回到寄宿人家,孙志亮还因为累成了狗,被老奶奶笑话了。

    见他实在累得动不了,农科院给他放了一天假。于是,暴雪后第二天,孙志亮就待在屋里,老奶奶聊了起来。

    他又加深了对农村生活的辛苦的认知。

    老太太的娘家、夫家都是农民,守寡后跟着小河村的外甥住,三代种地为生。

    遇上干旱季节,河里水不够了,全村按人头分配,排队、抢水、浇地。半夜爬起来浇水,老奶奶几乎每年都要遇到。没办法,村里排到你家半夜上,你敢偷懒,那对不起,你家的地就没水了。

    遇上季风带来的连绵暴雨,也会像今天一样,全村男女老少只要能喘气的,都要跑去地里挖排水沟,免得庄稼被淹死。

    “他们的辛劳和收入是不相匹配的。一家人在田里辛苦一年,到手的收入也往往只能勉强满足一家温饱。若是想存下钱来,为灾年准备一些储备金,还得养动物、做副业。”

    还有收获季,连续一个月每天睡不到五个小时都是常态;天还没亮,就蹬着三轮车,载着满车厢刚由家人连夜收割来的菜,去集市里贩卖;遇上突如其来的大雨,外面晒的谷子来不及收,被雨水泡发芽了,便是半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接触了农家的生活日常,孙志亮才真正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有多苦。

    “站在农人的角度,他们巴不得庄稼能半夜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们要提早收割、多挖水渠呢!”

    短短几天,孙志亮就已经感受到,那个网络段子是多么的不负责任,严重淡化了农业生产的辛苦。

    孙志亮又说到了他在农科院帮忙研究的项目:特异性增强、对土壤肥力没有影响、且对地下水源几乎无污染的新型除草剂。

    “我知道我能做的非常有限。在刚进农科院帮忙做研究时,我还质疑过,研究这么细致的东西,意义到底在哪里?亲身经历感受过农民生活的辛苦。我才意识到,只要能让他们的生活少辛苦1%,都是有价值的。”

    第159章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三中的孩子大多数在城里长大, 也有极少数出身农村。古代生产不发达时,秀才都专心读书,不用种地。三中的农村孩子, 正经干过农活的就更少了。

    在三中, 农村孩子的话语权极少,很难得到老师的“特殊照料”,时常成为霸凌团体欺负的对象。

    高三曾经有位学生叫刘重, 每年春秋两季农忙时,都要请半个月的假, 帮助家人播种、收获。

    尽管每学期都要请假, 但刘重的学习从来没落下, 每次考试都能进入年级前50名。被迫分心都能考那么好, 各班老师都爱拿刘重做例子,激励自己班的同学。

    然而,刘重的优秀,却让他招致了不必要的关注。全年级老师口中的优秀学生, 又是毫无后台的穷人家孩子,可不正是霸凌者心中的最佳欺凌对象?

    “刘重,你那么黑, 是不是家里挖不到井水了呀?”有外貌羞辱的。

    每次农忙请假归来,黑一圈,瘦一圈,也会成为霸凌者嘲笑他的缘由。

    “除了看书就是做题, 从来没见刘重有什么爱好。对了,他的爱好不会是放牛吧?”有讥讽生活习惯的。

    最扎心的, 还是在刘重面前强调,他再努力, 都无法改变先天的差距:“刘重,大学毕业了记得打电话给我,我帮你在珍馐贵庭安排工作!”

    从小,刘重的父母就教导他好好学习,争取以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不要像父母辈一样辛苦。然而,史明升、包宇昆和他们的小弟小妹们,却总在刘重面前现眼,在刘重脑海中间接灌输“我再努力也赶不上他们”的思想。

    本就沉默寡言,不爱与人沟通,在霸凌者的反复刺激下,刘重开始了自我怀疑。

    一边是愈发沉重的学业压力,一边又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努力到底有什么用”,刘重感到十分无助,最终心理出了问题。

    在医生的建议下,刘重被迫换了个环境——放弃来之不易的三中教育资源,回到家乡中学继续学习。

    而对他进行言语霸凌的那群人,却依然逍遥自在。

    高三年级还有另外两位同学,同为农村出身、家里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孩子。

    面对霸凌小团伙的嘲笑,他们敢怒而不敢言,或许只是因为成绩没有刘重那么出众,没有受到老师的日日夸奖,这才没有吸引来霸凌者的主意。

    刚才,有人带头起哄孙志亮,让他滚下台,他们也成了跟风起哄的人之二。

    原因无它:孙志亮是“太子爷”嘛,铁定何不食肉糜!这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资阶级,只知道叶公好龙,哪会知道种地真的多辛苦?

    都以为“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是一种悠闲自在的浪漫,却不知道,“草盛豆苗稀”,放在古时候是真的能饿死人的!

    就算放在现代,也能生生逼得一整个大家庭被迫省吃俭用,抠抠搜搜地过一整年。

    大雪天,半夜三更,全村老少出门抢修蔬菜大棚,这两位同学都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他们也见过父母半夜起床为难产的母牛接生,还因为照顾因难产而虚弱的母牛,一天一夜无法合眼的状况。

    至于孙志亮说的全村排队给地里浇水、暴雨来临前抢收麦子,他们都不陌生。

    孙志亮是个公子哥不假,或许他只在农村呆了这一个寒假,或许他这辈子只和那老太太一个农民聊过,或许他对于农科院技术员的热情只有三分钟热度……

    但孙志亮是真的吃住在农民家里、和农人一起干了几天苦活。他这几天的体验,和城市家庭逛农家乐完全不同。

    此时此地的孙志亮,也真心实意地在为自己、自己的父母辈说话。

    而他们呢?却只因为孙志亮的公子哥身份,听都不愿意听,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跟着起哄,要把他赶下台。

    这和学校里的霸凌小团伙,因为自己的农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