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80-90(第37/45页)
去年刚刚折腾了她一次,好不容易设计出来的学校,用不了多久又要重建。
多少有点浪费了。
不过阮星回也没有打算将初中和小学扩张太多。
小学现在人数也才两百,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
初中倒是多一点,但三个年级加起来也就十来个而已。
她计划将人数上限拔高到一千人左右。
这个数字不算是特别的多,但也基本是学校的管理上限了。
这样一来,初中部的人数就相当于是翻了一倍多一点,小学则是翻了四倍左右。
这样的扩张速度不可谓不大。
按照这个人数上限来算的话,初中部教师缺额在60人左右,小学部在40人上下。
二者加起来一百人,预留积分也达到了15万的样子。
三者相加再四舍五入一下,光是招收老师就要花去一百二十万的积分,这对于两年前的阮星回来说,完全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是现在阮星回也就是在记下这个数字的时候,手指顿了一顿。
她现在的积分来源一共分为三大部分。
最少的是小学部的学生们。
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弱,并且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不是特别长,更多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玩闹。
这些学生每天能够给她提供的积分大概在6-7分之间,整个小学每天的积分数量也就是1300上下。
而星空中学的学生们,每天提供的积分依旧是在15分上下,差值大概是一分以内,全天的积分收入则是在7500分上下波动。
至于阮星回现在收益的最大头,也就是交流会的老师们。
他们每人每天提供的积分则是在8-9分之间,但是人多势众,光是他们这一个学部,阮星回每天都能收到2万左右的积分。
三个学部加起来,阮星回每天能得到的积分在三万以内。
而现在距离明年的九月份开学,还有八个半月的时间。
扣掉寒暑假两个半月的空窗期,再加上学生们还有三次省联考的积分,六个月的时间里,不对啊……
阮星回摸了摸下巴。
学生们要放假,老师们又不用。
反正大家都是一个星期的学习周期,暑假以及寒假后的一周也可以继续上课。
这样算来,阮星回在九月之前剩余能收获的积分大概在五百万左右。
而这还是在交流学习人数不进行增加的前提下。
五百万的积分确实足够阮星回建设全新的学校了。
但那是在之前,她完全不需要考虑外界因素的时候。
至于技术之类的东西,阮星回左思右想,还是将它往后压了压。
不是她不愿意这时候拿出来。
而是现在学校的人数太少,主要收益也都来自于交流会。
阮星回虽然有一个支线任务,但是她,包括系统本身,以后的重心还是要落在学生身上的。
交流会的存在只是为了快速积累起来一定量的积分,促进学校的发展速度。
等到学校走上正轨以后,这个交流会,学校也不会继续像现在这样,几乎全年无休地举行了。
系统里开出的那一条支线,直到现在,进度条也没有往前走多少。
要不是阮星回还认真地拿了根尺子去量,她都快要忽略掉那一毫米的新增进度了。
想要完成这条支线,光是靠交流会那是肯定不行的。
阮星回更倾向于,以后直接将教材公开售卖,放弃这一部分的积分。
只不过因为学校现在缺积分,阮星回还舍不得放手而已。
最多两年,交流会就会改制。
阮星回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将学校的规模扩展得更大。
乐观估计,等到明年九月开学的时候,星空学院的学生数量就会变成三千五百人。
而阮星回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学校的规划,将学生们即将用到的教室和宿舍都准备好。
好在之前阮星回已经将周遭的地皮都申请下来了,虽然因此背了好多年的贷款,但这个时候行动起来就远比之前要方便太多。
只是打了个盖新校区的报告申请,阮星回这边就开始动工了。
小耿是第一个收到申请书的人。
上次从星空中学回去以后,他就已经被师友逸提醒过了。
无论阮星回这边再有什么动静,都立刻通知他。
事实上,不通知也不行。
这个申请,本就不在他的批复权限内,无论如何都要上报的。
小耿也只能在上面签了字以后,再递交给上级,由上级递交给更上级的师友逸。
这是流程,不能错乱。
不过他提前跟师友逸说一声也是可以的,毕竟谁还不知道他以前是师友逸的机要秘书呢?
没有人会介意他这一点小小的出格举动,因为他就算不做,别人也会认为他做了。
同样被特意叮嘱过的还有县教育局的局长。
于是,阮星回的申请就这么一路畅通地放到了师友逸的桌面上。
看着报告上面提到的施工范围、建筑物数量,师友逸也忍不住抽了抽眼角。
他是最早一批知道阮星回打算搞高中部的人,也知道在扶持之下,阮星回又特意要了全省招生的资格,整个学校的规模肯定会扩大不少。
但是他没有想过这人竟然这么快就已经计划好了。
不过想想也是,人家那么大的家业,抽调出来这些资金来建学校,好像也算不上是什么难事儿。
这个申请在师友逸的批复权限内,又不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利益,师友逸很爽快地就批准了。
下达通知的时候,他还不忘记跟老领导提了一句。
短短三天的时间,星空中学的动工申请就批了下来。
但是比批复更早到来的,是学校的施工队。
依旧是由系统进行的工程,在阮星回确认好学校的建筑设计、付清一期工程的积分以后,他们就已经到了山沟沟里。
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施工队,施工地点并不在星空中学现在所在的这个山峰上。
而是在星空路尽头附近的一座山头。
阮星回之前圈地的时候就将这片山头一并包了下来,又因为这次的动工范围略大,干脆就安排在了这边。
正好两座山头之间稍稍有些距离,施工的噪音在刻意控制下,几乎不会影响到学校这边。
这样一来,施工队就可以全天施工,名正言顺地将工期缩短许多。
这一次,阮星回建立起来的是一座规模远超从前的校区。
在一整座山头读书的孩子,都会是同一个学部的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