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谁会在山里盖学校啊》 80-90(第38/45页)



    因为预算还算是比较充足,阮星回给出的可容纳学生数量足足有一万人。

    这个数字,已经是一所比较庞大的学校才会拥有的学生数量了。

    甚至有的大学,全校人数加起来都还没有一万人。

    当然,规模建的大不代表真的就招那么多的人。

    实在是之前频繁地更改校区,把阮星回惹的有点烦了。

    于是,这次她就想着来个一步到位,高中校区建好以后,招生的人数上限就卡死在了一万人上。

    如果将来再扩大规模,最多就是再建一个校区,而不会再动现在这个校区了。

    而高中校区建好以后,星空学院的学生们都会暂时挪过去,包括初中和小学,阮星回会对现在的这座山头进行重建。

    这样一来,反复重建浪费的资源(尤其是积分)就可以被省下来。

    商城里的东西种类太多的,光是阮星回自己感兴趣的,随便一扫就能看到好几种。

    有这些积分,省下来买东西不好吗?反复重建实属一大浪费。

    也是因此,阮星回现在手头上的积分已经只剩下不到三十万,其余的积分都已经被她扔进了新的工程里,分期付款了。

    等到施工结束,阮星回手上估计余额也差不多还是这个数。

    可以容纳一万人的学校,光是建筑物数量就很可观了。

    一万名学生,光是普通教室就需要足足200间,六人间的宿舍更是需要三千多间。

    光是这两项,阮星回在校园规划里就足足建起了三十栋的六层一字型大楼,其中一大半都是学生和教职工的宿舍。

    光是这两类建筑,就已经将划分给高中校区的山头占据了大半。

    除了宿舍和教学楼,阮星回还规划出了三个标准大小的露天操场、一个室内操场,一栋综合楼、一栋办公楼,外加一个两层的图书馆,三个四层高的食堂,以及一个可以同时容纳上万人的大礼堂,另有其他建筑若干……

    即便是阮星回已经很节省了,这些建筑物加上规定的绿化面积,也已经将整座山头塞得满满当当。

    因为校区足够大,阮星回也可以将它划分出几个大区,明年同时存在于学校中的三个学部,外加多出来的近五千人的交流学习人员,也可以相对的不那么混乱。

    而等到其他三个学部搬离以后,这三个分区也可以分别作为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区域来区分。

    这样的规划,对于现阶段的阮星回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大工程,光是计算各种场所的数量就已经让她挠了两天的头。

    即便是算完了数据,学校的各种建筑物放在哪里也是需要她自己来规划的,系统做的也就只是最后一步的美化而已。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等到定稿付款,召唤出施工队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深夜了,距离申请批准下发,也就只剩几个小时的时间。

    阮星回收到了许可之后,施工队的施工进度就涨了起来。

    他们要在寒假结束、开学之前,先行建好至少三分之一的新校区。

    这样一来,年后交流会人数进行扩张,学习和居住的地方就有了。

    交流会扩张以后,积分收入更多,她才有足够的积分在八月份之前将整个校区建好。

    八月建好,空置一个月,九月新生入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接轨了。

    许可批复以后,新校区的变化一天大过一天。

    两座山头虽然中间有一些距离,但是没有什么额外的遮挡。

    学生们最近的课余活动新添了一项——对着隔壁山头指指点点。

    他们都已经听说了消息,说是明年大家都会搬到新校区去学习。

    所以,大家对于观察自己未来读书的地方格外热情高涨。

    而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喜讯了。

    因为他们同时还知道,学校建设的新校区,就是给未来的星空高中准备的。

    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初中和小学学生会和他们一起搬过去,但那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可以不离开星空学院了!!!

    暑假前,火箭班的学生们纷纷离去这件事,让初三这群学生们的情绪低落了好一阵。

    他们喜欢在星空中学里的学习气氛,也习惯了朝夕相处的同学。

    他们中,有的人是从星空中学建立就一直在这里的,也算是一路见证了学校的成长,这个时候让他们离开,谁也舍不得。

    但是去年星空中学并没有高中部,大家就只能含泪看着熟悉的同学前往其他学校就读。

    而明年,这样的别离就要轮到他们的身上了。

    这个时候,星空高中即将成立的消息,对于学生们来说,宛如天籁之音。

    说实话,已经习惯了秋菊阿姨带领下的食堂,他们还真的害怕,万一以后换了新的学校,连食堂都吃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施工队拉起来之后,学校里的时间就仿佛过的飞快。

    转眼之间,天上就已经飘起了雪花。

    又一眨眼,期末考试就要来了。

    一年一度的春节近在眼前,学生们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高。

    大家都想着考一个好成绩,多带点零花钱或者别的东西回家。

    毕竟过年的时候,无论去见哪一家的长辈,大家都会习惯性地问上一句“你家娃考得怎么样啊?”。

    面对这种死亡性质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回家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尤其是,他们现在可都是亲戚们嘴里的幸运儿,坐上了星空中学这班快速列车。

    还说什么,“要是我家娃进了这个学校,成绩肯定比他好”之类的话。

    有不少人都等着出成绩,然后打脸呢!

    就算是没有遇到这种极品亲戚,他们也会想着给家里和学校争一口气。

    要知道,星空中学现在可算是在省内都小有名气了,如果他们之中有谁能考出来一个比其他亲戚家孩子还差的成绩,羞也羞死了。

    阮星回抽时间关注了下学生们的精神状态,发现都还挺积极向上的时候,就没有再多加管束。

    施工队开始施工以后,她就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交流会教材修订这件事上。

    两年内取消交流会这件事是阮星回已经定下的目标。

    但是支线任务还要做,传播这批教材也是她早晚要做的事情。

    现在她手下的学校和学生数量还不算特别多,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就是提高自己。

    如果不趁着这个时间抓紧把资料修整出来,总不能放了人家的鸽子吧?

    获得扶持是需要给别人看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带来的利益的。

    短时间内没有什么特别关键的技术提供,这批教材就是阮星回手中最大的筹码。

    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