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190-200(第12/20页)

时代玩舆论战很轻松,所有人都没见过这种招数,就算拉长战线局中人也反应不过来到底是怎麽回事,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和安排接下来的舆论走向。

    但是事情接近尾声後再往回看就很明显了,戏有问题,开始铺天盖地的诋毁反对有问题,後面大量为老王辩驳的百姓有问题,这件事情哪哪儿都有问题。

    可惜这时候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在京城百姓眼中老王已经是忍辱负重的大忠臣,这时候谁骂他谁就要挨骂。

    王安石最近的心情非常复杂,按理说这个结果他应该高兴,可是每天顶着同僚们古怪的目光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事到如今再看不出来有人操控坊间流言他们就白当那麽多年的官了,看不出来啊老王,不吭不响的还能玩这麽一出。

    前些天京城骂他骂的那麽厉害,他们还想着要不要找机会去开导开导,免得他们的宰辅之臣还没位极人臣就先辞官不干。

    当时觉得这家夥天天都是强颜欢笑,现在想想,强颜欢笑是不存在的,分明就是发自内心的笑,是胸中有数的笑,是洞察一切的笑,是看他们笑话的笑。

    衆人皆醉他独醒的感觉怎麽样?是不是还想找机会再体验一把?

    哼。

    老王:……

    老王摸摸鼻子什麽都不敢说,他说这事儿他也是个旁观者同僚们信吗?

    虽然说起来很不可信,但是他真的全程没有插手。

    江山代有才人出,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可小觑。

    主要是苏子安那小子不可小觑。

    纵观整个朝堂,除了那小子他想不出还有谁敢这麽胡来,偏偏了解那小子为人的人太少,短时间内不会有人将事情和他联系到一起。

    所以背锅的只能是他这个在传闻中忍辱负重深有苦衷的王相公。

    哦,或许还要加上为他冲锋陷阵的吕惠卿。

    这天一大早,司农寺的一把手吕大人就被王相公派来的人请去一同进宫面圣,说是几位御史谏官在官家面前状告王相公,也不知道到底告了什麽,告着告着就开始想撞柱子。

    撞柱子?这是要死谏啊!

    难怪王相公匆匆忙忙将吕大人喊走一起面圣,御史胡搅蛮缠起来不讲理,王相公的身份不好和他们一般见识,这种打嘴仗的活儿从来都是他们吕大人出马。

    王相公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战斗力非凡,吕大人的战斗力比王相公还高,这俩人凑到一起去吵架场面一定相当精彩。

    可惜他们看不到。

    寺中兼判胡宗愈胡大人笑呵呵的目送吕惠卿离开,然後转身说道,“我猜那些御史谏官是为了坊间盛传的《白发魔女传奇》这出戏状告王相公。”

    旁边的寺丞煞有其事的点头,“前些天城里那麽热闹,不出意料的话应该是吕大人的主意。”

    这话引来同僚们的连连附和,“吕大人也真是,好歹通知我们一声,现在弄得连我们一起蒙在鼓里,天知道前几天的氛围有多吓人。”

    苏景殊心虚的移开目光,他最近不敢在司农寺冒头的原因就是这。

    本来选定的背锅侠是他们家王叔父,但是不知道怎麽回事,现在司农寺乃至整个朝堂都觉得折腾出这出事情的真正黑手是吕惠卿。

    事情可能是老王办的,但是点子肯定是吕惠卿出的。

    所有人都知道当初条例司还在的时候吕惠卿就经常给王安石出主意,新法条例基本上都是他们两个人商定,这事儿肯定也是俩人商量好的。

    王安石在朝中名声不太好,吕惠卿在朝中名声更不好,不好到司马光直接在官家面前说吕惠卿不是好人,王安石被朝野唾骂都是吕惠卿的锅。

    他们司马大人和老王关系好的时候是真好,以至于俩人政见不合分道扬镳司马光还在给老王找理由。

    吕惠卿此人是奸佞而非良臣,都是因为他才让王安石招致朝野诽谤,王介甫贤良却固执又不谙世务,若不是他吕惠卿筹谋变法让王介甫出面推行,天下人也不会连着王介甫一起骂。

    听听这话说的,错的都是别人,反正他们介甫没错。

    说实话,他感觉司马光对老王的滤镜也够深的。

    不过这会儿应该已经碎的稀巴烂了,拿胶水都粘不起来的那种稀巴烂。

    第197章

    *

    临近年关,各衙门都在忙着收尾放假。

    司农寺前些日子处在风口浪尖,官差衙役都绷着神经干活,效率高到还没到放假的日子活儿就干的差不多了。

    所以别的衙门现在忙的热火朝天,他们送走一把手後还能围在一起聊天。

    苏景殊窝在书房缩小存在感,架不住他们司农寺平时氛围挺好,躲在书房里也能被拽过去说话。

    胡宗愈给他腾出个位置,“衙门的事情已经收拾的差不多,子安不用那麽劳心,偶尔也可以歇歇。”

    “好的好的,来了来了。”苏景殊笑的一脸无辜,不着急不着急,他马上加入谈天说地小分队。

    对不起了吕大人,下官是真的没想到能把您牵扯进来,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且看下官如何力挽狂澜转移话题。

    只要听不到相关话题,吕大人您就还是清白的。

    苏景殊来司农寺三个多月和同僚们相处的非常好,前有王相公到处宣传他的能力,後有俩哥哥拜托同年照顾他这个小弟,再加上他自己人缘好讨人喜欢,想和同僚起冲突都难。

    司农寺的结构不算复杂,一把手判司农寺事吕惠卿吕大人,二把手同判司农寺事他苏大人,三把手兼判司农寺事胡宗愈胡大人,再往下就是负责文书和其他具体工作的寺丞主簿等官。

    在他来之前胡宗愈胡大人也是同判司农寺事,他来之後胡大人改为兼判,同判兼判听着没什麽区别,但是看现在司农寺的情况也知道胡大人是退了一步给他腾位置。

    这麽安排看着很容易起矛盾,然而胡宗愈和他两个哥哥关系好的不得了,他二哥临走之前特意在这人面前说了他从小到大的黑历史,有那麽个亲哥在他们俩能有矛盾才怪。

    他就说当年他爹提前带俩哥哥出蜀很值得批评,三个人从眉州边玩边走来到京城,一路上不知道结识了多少人,他们提前认识了不要紧,弄得他这个後来抵达京城的在谁面前都像小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他二哥玩到一起的人脾气都差不哪儿去,但是杠精属性发作的时候也是真的气人。

    没错,这人和他二哥一样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惊人,都是新党旧党两边得罪的狠人。

    苏景殊不止一次怀疑老王把他弄到司农寺当二把手是为了打压胡宗愈。

    人家是榜眼出身,为官几年除了偶尔说些不合时宜的话外没有大错,不像他二哥那样生猛的连官家都不敢让他继续留在京城。

    再者官场需要制衡,官家废置条例司就是防止老王权柄过大,所以司农寺中也要有个不完全支持新法的人盯着以防万一。

    不完全支持新法,不是反对新法,会赞同新法的优点也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