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北宋当权臣: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 190-200(第13/20页)

给新法挑毛病,最重要的是拉仇恨拉的委婉,不像他哥那样见了吕惠卿就横眉冷对。

    官家从嘉佑二年的进士中挑来选去,选了好几天才选出这麽个合适的人。

    总之都比苏家那兄弟俩合适。

    苏景殊表示他很理解官家的想法,司农寺的差事确实选谁都比选他俩哥哥合适。

    条例司还在的时候他们家三哥已经和吕惠卿闹的很不愉快,後来官家召集衆臣讨论科举改制的时候他们家二哥又被吕惠卿给惦记上,这俩人要是在司农寺当差,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这个衙门将永无宁日。

    他第一天来司农寺报道的时候那麽紧张就是因为俩哥哥都和吕惠卿关系不好,明明是同一榜考出来的进士见面却互相看不顺眼,他这个时候到吕惠卿手底下干活百分之一千的会难为他。

    虽然事实证明他这个百分之一千是错的,但是他当时真的感觉前面等着他的是个尖酸刻薄笑里藏刀还得理不饶人的顶头上司。

    传言不可尽信,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承认他们吕大人有时候的确牙尖嘴利笑里藏刀,冷嘲热讽起来能把好几十岁的老干部给说到捂着心口说不出话,但是那些都是面对外人的状态,他们自己人相处的时候还是挺好的。

    如果不隔三差五拐着弯儿骂他哥就更好了。

    天底下哪儿有完美的工作呢,骂他哥他当听不见就行,反正没骂他。

    小声叨叨.jpg

    苏景殊刚到司农寺的时候不少人都担心胡宗愈从二把手变成三把手心里不痛快,但是胡大人一点也不恼,非但不恼,甚至还觉得官家给他们苏小弟的职位太低。

    要当就当一把手,给个二把手算什麽?

    吕惠卿的殿试名次有他们苏小弟高?吕惠卿在地方的政绩有他们苏小弟出彩?什麽都比不过凭什麽让他当一把手?凭他和王相公关系好?

    关系好又能怎样,他们苏小弟和王相公的关系也不差。

    要他说这司农寺的判寺事一位应该留给他们苏小弟,吕惠卿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家夥只配给他们苏小弟当副手。

    新政要真正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吕惠卿先前一直待在条例司,每天不是和这个人吵架就是和那个人辩驳,哪儿还有精力去关心地方新政到底实施的怎麽样?

    派去地方查看新政实施情况的相度利害官报上来的情况他们也看到了,有不说好处只说坏处的,有不说坏处只说好处的,少数几个能好坏兼顾但是也不能尽信,想知道新政到底哪儿好哪儿坏还是得亲自去看。

    吕惠卿知道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吗?他不知道,他只会凭他的猜想来推测可能发生的情况。

    他们苏小弟虽然资历浅,可他的的确确在登州推行了两年的新法,而且政绩斐然。

    综上所述,他觉得苏小弟更适合当司农寺的一把手。

    只他自己退一步腾位置算什麽,要退就让吕惠卿跟着一起退。

    他们苏小弟才大心细千伶百俐,人聪明也就算了干活也勤快,换他当一把手司农寺衙门能振奋成什麽样他都不敢想。

    登州州衙的氛围是什麽样他可听说过,没准儿司农寺就是下一个登州州衙。

    胡大人对自己的职位高低没什麽执念,对好友弟弟的职位那是据理力争,可惜没人听他的。

    资历资历资历,这世道干什麽都讲求资历,资历太浅就算有功绩也不能提拔的太快,不然就会被人嫉恨惹出事端。

    道理他都懂,可他还是觉得朝中这种只要资历足够没什麽政绩也能升迁资历不够有功绩也得给前辈让步的风气不太行。

    王相公如今变法的重点在财政,什麽时候才能转到吏治上来?

    天下不大治者,失在于用人,用人的问题不先解决好,匆匆推行新法就是本末倒置。

    要是王相公能先将矛头指向朝廷的用人政策以及官员晋升途径上他和子瞻肯定不反对,非但不反对还会扛起大旗支持王相公。

    现在这样看着糟心,他还是继续闲着吧。

    苏景殊到司农寺报道之前就知道里面有他哥的好友,虽然两个哥哥当官没几年,但是已经颇得他们爹好友满天下的真传。

    主要是他们家二哥,三哥正经的很,不像二哥看见谁都能凑过去交朋友。

    胡大人很好相处,吕大人也很好相处,只要俩人不凑到一起,司农寺就是和和美美的大家庭。

    凑到一起就算了,俩人拌起嘴来和吵架没什麽区别。

    苏景殊时常感觉自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身为和俩人都处得来的二把手,他每天除了干正经活还有调停工作,只领一份俸禄真是亏大了。

    怎麽说呢,能玩到一起去的都是相似的人,他感觉胡宗愈和吕惠卿过不去不光是因为政见不合,还因为这家夥也想被贬出京。

    年轻的时候多去几个地方转转,过个一二十年历练够了再回京城。

    虽然他觉得晋升必须要有资历这个规矩很不合理,但是全然不看资历也不行,贤才和庸人能走同样的晋升渠道吗?

    他还没有厉害到可以略过资历的程度,所以将他下放到地方很有必要。

    苏景殊:……

    说句不好听的,怎麽那麽欠收拾呢?

    该忙的已经忙的差不多,衙门里没什麽要做的事情,几个人围在火炉边说话,猜测他们吕大人什麽时候能从宫里回来。

    小小苏大人听的不存在的良心都要冒出来了,回书房扒拉出几个红薯开始转移话题。

    同僚们,闲着没事来烤红薯呗。

    胡宗愈看到他拿出来的一兜红薯眼睛都亮了,“你小子藏哪儿了?”

    “藏在你们找不到的地方。”苏景殊笑着回了一句,按人头一人分一个然後扔进火炉里等待红薯飘香,“不是不让你们吃,而是这东西吃多了烧心。”

    胡宗愈眼疾手快抢到一个个头大的,一边护着他的宝贝一边说,“等过两年推广开来市面上有卖的,到时你说什麽都没用。”

    现在这些番邦来的东西都是稀罕物,除了这小子手里的其他都在皇庄,真真正正的有钱都买不到。

    苏景殊摸摸鼻子,假装什麽都没听见。

    其实他手里也不剩多少,先前留种的时候给官家和家里都送了点儿,後来他娘觉得这东西太紮眼,索性就全部送去皇庄让专业人才去侍弄,家里只留下一点尝尝味道。

    这东西産量高,送去皇庄要不了几年就会推广开来,现在省着吃以後就能敞开吃,这点他们还是能拎得清的。

    在登州他想吃什麽可以直接去州衙门口的菜地里摘,京城不行,家里的菜地只有一丁点大,他总不能去开封府找包大人说要改造府衙。

    前些日子官家派人去陈州赈灾带了不少红薯土豆过去,京城现在总共也没剩下多少,要不是过两天就要放年假他还舍不得拿出来给大家分。

    红薯果然是个转移话题的好工具,等所有的红薯都进了火炉,寺丞郏亶悠哉开口,“不知道皇庄的番薯今年一亩能有多少斤,要是能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