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红楼]国师宠妻日常》 50-60(第30/31页)

只有皇宫能用上千的奴仆。”

    “你呀。”皇帝叹道,“那田税呢?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陛下想要免京城两县的田税,臣先替百姓叩谢隆恩浩荡。不过臣是觉得,田税跟人头税一样,也得有个阶梯。比方北方多旱田,天气也不及南方好。从产量上也能看出来,北方的旱地亩产多数不到一石,南方的水田产量能上四石,所以臣想着,不能一概而论。”

    顾庆之语重心长来了一句,“不能总想着一个政策,就能适合大魏朝所有人。那衣服都分大小呢,人也分男女呢。”

    皇帝叹了一句,“爱卿说得的确有道理,只是要分得这么细,怕是人手不够用啊。”

    “所以得一点点来。”顾庆之道:“先分两级,等大家做熟了,再按照人手继续详细分。”

    “臣是做过乞丐的,对多少地能养活一家人也有些心得的。差不多黄河以北,至少得二十亩,黄河到长江中间这一片,得有十五亩,过了长江,十亩地足以,两广地区虽然能一年三熟,但这么种太伤地了,多数还是一年两熟这么种。”

    顾庆之先给皇帝算了这个,又道:“所以臣提议,每户人家低于这个数量的地,不收田税。”

    这话一出口,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顾大人……会不会太大胆了些?”全公公小心翼翼的问道。

    尹恩立眉头微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顾庆之道:“具体的数字还得仔细调查,但如果一户人家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一次干旱暴雨或者一场病就家破人亡,这时候还要从他们身上收税,那就不仅仅是与民争利了,这就是搜刮民脂民膏了。”

    “可……”皇帝也有些犹豫,“田税三十取一,本就很低了。”

    顾庆之解释道:“北方不靠水的田,一年收一次,二十亩地下来,一年能有两千斤粮食,陛下,两千斤粮食可不够一家人吃的。他们活下去都成问题。”

    “还有这个田税,的确是低,但附加的东西一点都不少。”顾庆之一条条给皇帝算。

    “三十取一,大魏朝的田地虽然分了上田中田下田,可谁家是什么田,是谁定的?就算都是上田,产量也有所差别,不可能全国各地的田,只有三个产量。”

    “其次,虽然只是三十取一,但收粮这一条路上所有人的吃喝和工钱,下至里长,上至县令,包括粮食的损耗,最后都是摊在田里的。”

    “还有,三十取一取的是粗粮还是细粮?是去过壳的稻谷,还是石磨里精磨过的大米?粮食是放满还是凸出来,这里头学问可就大了。”

    “佃户要上交六至七成的粮食,农户其实也没少多少。”

    顾庆之说完,见皇帝表情严肃,便又开了个玩笑,“三十取一也跟科举似的,看似考四书五经,实则考的是注解。大魏各种律法都写得言简意赅,高度概括,臣是觉得也得有个解释。”

    “原本就是来吃个鸭子……”皇帝叹息,“说到现在,竟有如此多的事情,朕原以为朕算是够体贴百姓的,没想被安国公一说,朕还是没过过苦日子。”

    话都说到这儿了,顾庆之便提了最后一条针对官吏的建议,“臣是觉得,取士时也该考虑家室背景,尤其是同等条件下,还是考虑穷苦出身的更能为百姓牟利。再者,苦出身的敛财也要比世家的慢一些呢。”

    皇帝想了想,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赫然在目,“那就从下一届会试开始——”

    听了一下午了,尹恩立忙阻止道:“陛下,不能明着来,得潜移默化。不然引起反弹,日后什么政策都不好实施了。”

    皇帝道:“听了这许多——安国公还有话说?”

    “最后一条了。”

    皇帝失笑,“说吧。”他转头又吩咐全公公,“朕又饿了,也差不多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叫他们准备晚饭,清淡些。安国公,说吧。”

    “最后一条,就是县衙里的吏。县令三年一换,吏员还有捕头等等一做几十年,还要父传子,子穿孙,别说阳奉阴违了,就是架空县令也不在少数。”

    这个皇帝是知道的,也听不少县令说过,他眉头一皱,“若不是世代捕头,不熟悉当地,许多案犯怕是捉不到啊。不对,你上回还说要医女跟宫女立户,代代相传。”

    顾庆之便道:“陛下,这就是臣说的不能一概而论了。总归是要找个平衡的。”

    皇帝再次叹息,“爱卿的鸭子着实不好吃……咱们出去走走。”

    一下午头脑风暴,就是顾庆之也有点头昏脑涨,好在如今温度不高,外头一吹秋风,整个人又好了不少。

    下午听了这许多,除了感慨顾庆之确有国师之才,皇帝再次发觉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还是从人头税开始吧。”皇帝下了定论,“今年宛平大兴两县免田税。剩下的,咱们一件一件来。”

    眼看就到了申时,宫里修书的林如海也到了回家时间。

    他整理整理东西出来,就跟一样下衙的同僚们打了个照面。

    “今儿陛下去礼佛了。”

    内阁也有个班房在宫内,笑眯眯看着林如海调侃的,正是内阁的齐大学士。

    林如海跟他拱拱手,做了一下午的文书工作,不头晕脑胀是不可能的,“礼佛也挺好的。佛语里不少话很是值得人深思,我平常也要看看佛经的。”

    见他没反应过来,齐大人说得直白了些,“礼佛,没宣安国公,礼佛礼了一天。”

    林如海这才反应过来,这是暗示他弟子顾庆之失宠了啊。

    但是……林如海回想起这两日他饭桌上顿顿都有的鸭子,还时不时两道新菜,以及不年不节的,全府又被仔细打扫过一遍。

    这哪里是礼佛……佛被当借口了知道吗?

    林如海同情的看着齐大人,真想请他一同去安国府用膳,可惜可惜。

    “齐大人说得是,安国公确有不足之处,他这两日正做文章,回头我也带来请齐大人点评一二。”林如海憋着笑,导致脸上表情稍稍有些不自然。

    齐大人原本就是调侃,见林如海不搭话又有点为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不过被他这么一说,林如海也反应过来了,动作越发慢了三分,甚至还绕路去买了两样卤菜。

    这么一耽误,他回去安国府正好就跟皇帝的马车擦肩而过。

    林如海再次感慨了什么叫礼佛,不远处的马车上,皇帝也跟两位心腹道:“朕想封安国公当国师,如今这称号倒是也有人叫出来了,不过朕打算再等等,等太上皇归天了再说。天无二主,国师自然是朕一个人的。”

    这时候,被顾庆之挑拨了的贾赦跟薛蟠也到家了。

    贾赦是在外头待了一天,主要是隔壁宁府的葬礼办得过于张扬了,他住的又是荣国府的东边,正好贴着宁国府,唢呐一响,别说干点什么了,吵得人头疼。

    不过一进家门,他就被人叫去了贾母的院子。

    贾母一见他就训斥道:“逆子!平日里你荒唐,我也就不说你什么了,如今宁府办葬礼,你还出去找妾,你也稍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