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60-70(第35/49页)

  所以说,岳飞伐魏遇见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军事方面,而是人心——

    比起南宋时期的北伐,北方江山沦落不过十余载,人人急切渴望思归。

    这里的北方中原,自永嘉离乱、衣冠南渡之后,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长江隔绝犹如天堑,南人不愿北归,北方人也已经习惯了胡族的混乱统治。

    收复土地之后,这一切拨乱反正,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

    李清照这次也在军中随行。

    一回生二回熟,她有了上次收复洛阳之后掌管文教的经验,现在进行这些安抚百姓、文化宣传的工作,已经堪称手到擒来了。

    刘宋的一名文人颜延之,被派过来成为李清照的副手。

    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文坛好友,死生知己,给陶渊明写过诔文。

    现在,他正在给刘裕当参军,文章及辞赋都相当出名,刘裕觉得他和李清照应该很适合共事,一起搞文化,当即就把人调了过来。

    刘裕信心满满,他们一定相处甚欢吧?

    怼人多年,一直在挑衅,从未被超越的真名士. 李清照:“……”

    性情执拗偏激,动辄暴躁骂人,被称作“颜彪”的大狂徒. 颜延之:“……”

    对这两个人从前都不太了解,但本能觉得他们文人相轻、很难相处和谐的岳飞:“……”

    怎一个乱字了得!

    眼见李清照和颜延之每个时辰一小吵,每天一大吵,为了一点政务上的小问题,非但吵得天崩地裂,余音绕梁,甚至还见缝插针地逮人给他们做评判。

    岳飞就被抓过好几次,被迫站在那里聆听两人辩论,当真是头疼不已!

    他真的束手无策,毕竟又不能对这两人,一个女孩子,还有一个嗜酒如命的病弱文人,动用军法。

    只能被迫加快了进攻的步伐,一路迅速地扫平四方,消灭整个北魏政权,打下了巨大的地盘,然后把李清照和颜延之分别送到了北魏境内的两端,隔得远远的。

    求你们消停一点!

    岳飞以闪电般的神速收复了东北的魏国领土,而后引兵南下,准备与刘裕会师,合力进攻洛阳,扫灭后秦。

    ……

    此刻,寿县战场中。

    迎着初升的日光,刘裕拂袖拭去剑刃上的血迹,神色微染上了一丝倦意,眼神却无比明亮:“世家这些毒瘤终于拔除了,可以尽快北上,去和鹏举会师了。”

    岳云摩拳擦掌:“好!”

    檀道济也在一边兴奋地点头,今天又是一场大胜,他杀了好多敌人!

    此刻,谢晦一身戎装,走到刘裕面前。

    他容颜皎洁,冰莹清透的眉眼映着朝霞一片雪色,蓦地单膝跪地,道:“陛下,谢晦来迟。”

    刘裕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玉人」披甲上战场,颇为惊讶,不免多看了两眼,伸手将他扶起说:“宣明不必多礼。”

    谢晦低下头,欲言又止:“陛下,我陈郡谢氏——”

    刘裕淡声说:“你若继续收束族人,执义履素,克己复礼,谦恭应世,维护百姓,就像当年义熙变法做过的那样。可以重迁回祖地陈郡,得一封爵,世袭罔替。”

    他起家的北府兵,最初正是由陈郡谢氏的太傅谢安发起,故将军谢玄招募建立,于情于理,他都不打算对谢家后人赶尽杀绝。

    谢晦又是他未来的宰相——虽然现在刘穆之还活着,大概率不是了,但也肯定会成为朝中重臣,刘裕不想就此摔碎这块美玉。

    谢晦一怔,转瞬明悟过来,深为感激地拱手道:“多谢陛下,我这就去安排迁徙之事。”

    刘裕道:“再等三个月。”

    谢晦回到乌衣巷之后,立即召集了族兄谢灵运等人开会,所有人很快就开始准备搬迁。

    就这般忙忙碌碌三个月,终于把乌衣巷搬空了,光是谢灵运一个人就带了几十车书,陈郡谢氏的男女老少也都骑马上车,准备远行回归故土。

    陈郡谢氏是江左乌衣门第,世代出宰辅将帅之才,又有着淝水之战保全社稷的大功,在民间威望很高。

    建康一带的百姓们见谢家开始搬家,也纷纷跟着行动了起来,谢家走走停停,等着跟他们一道,用自家的部曲士兵护送百姓同行,就这般,一路慢吞吞地北上。

    为什么要慢吞吞?

    当然是为了让沿途的所有人都能看见,然后一起加入他们的迁移队伍啊。

    这正是刘裕的用意所在。

    自衣冠南渡以来,北来的人们已经在江东流播数代,安居太久,只想着偏安一隅,完全没有了重新打回江北的欲望和动力。

    当年祖逖北伐,有中流击楫之恨;桓温伐燕,提议迁都洛阳,终成枋头之败。

    背后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些北来的世家一心苟着,不愿支持,在后面使劲拖后腿罢了。

    所以刘裕这次北伐,攘外之前先安内,把世家通通去除,就可以将所有余下的力量凝聚在一处,共同进行北伐,一统河山了。

    至于那些想要叶落归根,迫切希望回到北方故土的百姓,自然要将他们都掣带回去。

    谢晦花了小半年,沿路收集了五六万的南渡子民后裔,终于走到了江边,准备过江。

    他们是第一批,也是最慢的一批。

    后面的大将军王镇恶等人南渡的比他们还要晚,就是十几年前的事,如今更是归心似箭,也是沿途浩浩荡荡收拢了一大批的百姓,迁往江北各地。

    而此时,刘裕和岳飞已经打下了洛阳城,灭亡了后秦,开始大搞建设,修复园陵,建造民居,为来日百姓搬迁到此,建设副都作准备。

    洛阳荒废多年,一切皆需要努力营造,到处都是岁月流淌过的痕迹。

    刘宋水师自洛水西行,沿着七里桥驶入城中,本土百姓早已站满了河流两岸,挨挨挤挤地过来迎接。

    一百年以来,这是中原军队第一次出现在洛阳城下,这里有许多的古迹,沧桑风物,宛然沐浴着霜雪旧痕。

    李清照等人一入城,纷纷被勾起了怀古幽情,开始四处乱逛。

    去什么嵇康当年弹《广陵散》就义的地方、曹丕当年受禅登基之所、邙山古墓、洛水行舟送别处、洛阳太学旧址等地凭吊,瞻仰各处经文石碑、残垣字画、题壁旧痕等等。

    刘裕他不一样,他比较务实,进城后就直奔汉光武帝刘秀坟墓……边上的一颗杏子树。

    “据说这是全洛阳最好吃的杏子树,果然好大一颗!”

    他这么告诉岳飞,而后轻身跃到树上,身后披风在天风里翻卷,开始摘果实,杏子如雨点一样从枝头噼里啪啦落地。

    岳飞无奈,折回来时路,接了一杯泉水递给他:“陛下,来。”

    刘裕端起杯子,豪气干云地一饮而尽道:“不愧是洛阳啊,泉水都比别处更甘甜。”

    岳飞:“……”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水是用来给你洗杏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