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60-70(第36/49页)



    他在这里感叹的功夫,刘裕已经剥开杏子皮,一连吃了四五个,连声招呼他快来尝尝。

    岳飞在他身边坐下,神色沉静,看天风摇摇吹过树叶,满川溪动,江山如画。

    这里毗邻城市的西南角广阳门,路边有王侯宅邸荒废已久,迎着斜阳,苍茫了万古岁月。

    刘裕问他:“那处有燕子正在飞的,昔日是何方人家?”

    岳飞仔仔细细打量了好几番,不是很确定,本想说让李清照过来看一眼吧,忽然在倾颓的门楣间,找到了一些别样的字迹:“这是你家。”

    刘裕无语,你怎么上来就骂人呢?

    好在,岳飞很快意识到自己的话有歧义,又纠正道:“这是刘阿斗亡国之后,从蜀地北上,关押在洛城的住宅。”

    刘裕一怔,回忆起自己曾穿成刘阿斗,在季汉位面的北伐时光:“看来,世间的因缘际会果真奇妙。”

    那个位面的后汉世宗版本的刘阿斗,宏开伟业,光复汉室,还都长安。

    他离去的时候,赵云、魏延等人征战半生,业已卸甲归田,安享天命。诸葛武侯也已经白发如雪,到长安城外,渭水之侧,折柳为他送行。

    不知道为什么,他看着眼前凋敝残破的旧宅,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和那群与他相处半生的季汉故人,心中忽然生出了许多怅然。

    原来那些人,在本位面,早已经抱憾而终了啊。

    光阴浩荡如洪流,屈指几度经秋。

    刘裕忽而产生了一个念头,霎时间,便觉得心口一阵滚烫:“鹏举,孤想要做一件事。”

    岳飞目光温和地看向他:“陛下。”

    刘裕沉声说:“我们不是有跨位面红包吗,在打入长安、天下一统的那日,孤要让他们——让那些立志于北伐,但终究因为种种原因含恨折戟,抱憾而终,致死都未能攻城过江的战士,都一起来作个见证。”

    长安被留在了最后一战,多路大军即将形成合围之势,如今只剩羌人在此困守,攻占也只是时间问题。

    刘裕想要对他们说,胡寇凋亡,诸夏宁静,天下复归于一统,你们所期盼的一切都已经实现,不必再有遗憾,放心地离去吧。

    岳飞有些惊讶,但转瞬却明白了他的意思,击节赞叹道:“好!河山既复,当请万方来贺,一补平生恨事!”

    但因为他们的道具是红包,并非郑成功那样的战魂点将碑,只能进行一次传输,内容也十分有限。

    到底该如何安排才最合理,才能最大限度让别人参与进来,这是很需要推敲的一个问题。

    最终,经过刘宋位面的全员商议表决,众人选出了古往今来北伐失败、最为惨烈遗憾的八个人,到时候分别发出八个跨位面红包,告知喜讯。

    他们一共有十个红包,毕竟是关键道具,剩下两个就留着以后备用好了。

    ……

    大军云集,水陆并进,主力从潼关攻克,进入关中地带。

    但也有一支偏师小队绕到了后方,想试试能不能从洛水那边,一直驶向洛水的源头,从那里找到一条通往关中的水路。

    很不幸,此路不通。

    不仅不通,而且沿着洛水驶着驶着,居然就进入了深山,直接搁浅了啊!

    山的尽头有一座荒村,此地百姓因为大山阻隔,处在一种比较与世隔绝的状态,更是从未见过船只行驶,如今看到刘宋大军前来,纷纷惊呆了!

    男女老少如同围观猴子一样,挤满了沙滩边,看着船队指指点点,发出了快乐的笑声。

    众人:“……”

    这些原住民好生活泼!

    众人无可奈何,只得下船,费了好一番功夫才把搁浅的船只挪移出来,顺着窄窄的水道沿路返回。

    等他们耗费了数十日,再次回到出发点的时候,发现,天啦噜,潼关已经被攻克了,大军已经打入长安城了!

    众人:“……”

    我们在外面一路飘零,走水路想抄近道,仿佛抄了个寂寞!

    本次随军的颜延之若有所思,决定将这一桩趣事记录下来。

    许久之后,他到好友陶渊明家做客,恰好拿出了当时的日记。

    陶渊明看了,对这个追溯洛水源头,在洛水尽头见到寥落(?应该是活泼)古村的故事很感兴趣,当即大笔一挥,创作了一个相关故事。

    嗯,就叫《桃花源记》好了!

    大军攻占长安,「宋」字大旗时隔百年,终于又一次插在了中原正朔的土地之上。

    此刻,刘裕特意动用了抽奖得到的陆游标志物,「辛弃疾人物卡」,将宋孝宗位面的辛弃疾召唤了出来。

    赵瑗正和辛弃疾聊得好好的,一抬头,忽然发现了人没了,险些当场昏迷过去。

    他回过神来,陡然响起了召唤那一茬,长吁短叹,直呼刘裕不做人。

    入城那一日,大雨如洪流,急促落下,洗去了长安的所有烽火与尘埃。

    然而,只是凭阑稍微等待了一会,就已经雨过天晴,一轮旭日喷薄而出,华光朗朗升起。

    刘裕立在高高的城楼上,抬指捻去了砖瓦上一粒沾湿的水痕,笑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鹏举这句诗,和此情此景倒是很贴切。”

    岳飞轻笑一声,纠正自家陛下:“岂能是「怒发冲冠」,最应是「喜上眉梢」。”

    在城头远望河山,簪缨已定,天下已宁,四海胡净沙。

    万里飘悬的旌旗屹立山色青苍,凝结了万里苍茫色,报喜的破虏文章传向了四面八方。这座城中无数的丹霞烟气,琼楼玉殿,兰台金沙,一切的一切都显得气势恢宏,森罗万象。

    不远处,许多人正在忙忙碌碌。

    或与百姓接洽,告知他们来日安排,或忙于修缮工作,整理宫阙,或清点着前朝的藏书、碑文、天文仪器等物,细心收藏,或忙于安排不日后的登基大典,正在揪着刘穆之掰扯各种流程。

    果然是热热闹闹,生气勃勃。

    向远望,是帝国清平盛世;向近看,是温暖烟火人间。

    岳飞忽然提议道:“不如就把这一幕画下来,传递给他们吧。”

    刘裕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当下找来了帝国著名的诗画双绝谢灵运,让他如实记录下如今的场景。

    谢灵运擅长写山水诗,亦擅长对山水的妙笔丹青幻彩描摹,当下就开始挥笔落下,清雅潇洒,一蹴而就。

    画中不仅有长安城,有象征着五胡尽灭的功德碑,有人间烟火,有森森刀剑铁甲光寒。

    还有英气高迈、手持长剑的宋祖陛下,凭阑听雨、回望金阙的岳王,接雨水洗净刀锋鲜血的檀道济,以及许许多多打进长安城、亲手将这个天下变为统一的功臣。

    刘宋年间,厉害且青史留名的文人着实不少。

    岳飞写下了第一首贺词,李清照和颜延之各留了一首贺词题在画后面,刻意隔得远远的,以免画风不符,导致互相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