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50-160(第13/16页)
姐姐,她来贵阳倒不是玩来的,而是出差。
工作完成之余,她还想在这逛逛,顺带吃些本地美食。
等她真开始在这逛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作为贵州省会的贵阳,居然还是个旅游城市?
步行街好多游客啊!
不怪她,贵阳正经将旅游业发展起来这事其实还算新鲜。
我国发展飞快,科技跟新迭代,许多事物一两年便能一变。
在以前交通不那么发达,大多数人出行旅游要么坐飞机,要么坐火车的年代,不少游人出门旅游都得靠报旅行团。
那会儿有条件出门旅游的人其实也不那么多。
好不容易出趟远门,大多都是想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总归还是优先去那些出名的地方。
哪儿出名?
课本上提到地方肯定名气是最大的。
贵州其实就有好几个地方相当有名,例如上过小学教材的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梵净山等等。
只是这些地方其实距离贵阳都不算很近,大多旅行团只会把贵阳当做一个中转地,在贵阳住,却不在这玩。
后来自由行变得方便,是智能手机普及之后的事。
智能手机真正普及,各种旅行相关APP发展得便利起来,距离现在也就那么十年左右。
实际上适合自由行的城市,大多是交通发达、不需做太多攻略,也能通过当地公共交通自行玩耍的地方。
早期其实像北京、成都、香港、上海等大城市会更合适。
不容易玩着玩着把自己玩丢嘛。
后来各地越来越方便,像云南大理、丽江、桂林等地也变得越来越适合不报团,自己出行。
而贵州却因为景点分散,依旧更适合报团包车出行,或是自驾游。
只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高铁一条条修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变得更短。
大家兜里有了钱,出行的理由,也从最初的观看祖国各地风景,开始变得更多样化。
可以因为淄博人民足够热情好客,从全国各地飞过去吃串。
也可以因为螺蛳粉吃多了,想到当地看看,就坐上高铁跑去柳州溜达。
还能因为冬天东北雪下得大,北方饮食生活文化与南方不同,一群南方人跑东北玩耍。
不同地区的人民还能顺便来一次有意思的文化碰撞交流。
连带前往横店看演员们拍戏追星,也可以是出行的好理由。
那么现在,凉快、东西好吃、高铁直达,便也足以让一个城市进入大家的视野。
每年暑假,各大旅游城市的游客都会变得特别多,贵阳作为贵州游的中转站,也不例外。
只是今年,比往年更特殊。
来贵阳游玩的游客,甚至好些都没想要到贵州别的地方玩,就打着在城里纳凉,顺便每天吃吃吃的想法在这待。
到贵阳出差的徐觅混迹在游客堆里,懵懵的。
然后便被游客们热络的气氛感染,开始在网上边搜各种攻略,边到处吃东西。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了问题。
她看的攻略似乎都有些旧。
倒不是发布的时间旧,而是内容旧,新笔记的内容也旧。
大多美食号推荐的店子区别都不大。
有些是营销广告,有些则是美食号初期为了起号,或是偷懒,专门找出名的大店打打卡。
网红店其实在各大平台被搜索观看的次数不少,会多少自带些流量。
相关的视频,或是图文笔记,浏览量都会比一般笔记更多些,导致搜索同一内容时,获得的信息会比较相同。
这就容易让大部分游客到达贵阳后,会挤在那些特别出名的地方,使得这些餐饮店队伍特别长。
那么排不上队,或是排队时间过长,期望值被排队时间拉高的食客们,就会开始产生失望,以及其他负面情绪。
徐觅也这样。
她通过社交软件和朋友们吐了会儿槽,又不甘心在贵阳吃美食时总得排队。
于是她试着在网上搜关键字,贵阳、不排队。
小迟没吃饱的贵阳饮食笔记系列,便闯进她的视野。
第159章
徐觅发现小迟没吃饱的美食笔记内容很‘新’。
被她记录在笔记里的店铺,比其他笔记的推荐内容重复度低很多。位置其实也不偏,只是距离游客平时爱逛的步行街稍微远一些而已。
基本都在市中心。
或许因为小迟本身在小紫书有些基础粉,她的笔记底下评论数量不算少。
三只小猪:图3那家牛肉粉真的绝了,店家自己腌的泡菜好好吃,牛肉份量多,才12一份!
我和我妈进店之前刚从步行街吃完洋芋粑粑和豆腐果过来,本来已经有些撑。
进店之后点了一份牛肉粉两个人分着吃,吃完之后觉得不够又点了一份!
剪头不在:啊啊啊!有攻略你不早点发,我刚从贵阳回来,天天排队排得我都傻了,不过酸汤牛肉真好吃啊,回来我还想。
开飞机小达人:……不是吧,这条街我从小吃到大,该不会忽然要火了?
00后太奶:图2那家串串的老板好眼熟,总感觉好像见过她。她是不是以前在美食城开过店来着,把店搬到这儿啦?
除此之外,还有贵阳当地网友在评论区交流当地一些好吃的老店,图文并茂,聊得可欢。
徐觅看进去了。
然后人也过去了。
小迟介绍的居民美食街,现在其实比她介绍之前相对更热闹些。
街道上有几家比较火热的店子,已经开始出现少量排队情况。
或许因为她笔记里介绍的店多,并且都以街道为单位。每条街能接待客人的店数量都不少,所以哪怕需要排队,队伍目前都不算长。
徐觅想吃的那家怪噜饭就在排队。
不过就排了三个人,队伍比之前去的步行街可短不少,那边排起队伍来,都是十人往上走,一时半会根本吃不上。
怪噜饭也是贵州特色炒饭的一种,她想吃的这家怪噜饭小摊属于自选怪噜饭。
摊子的推车上摆了十几个塑料分装食盒。
每个食盒里分别放着多种蔬菜丝、酸菜、豆角、腊肉、腊肠、折耳根等小料。
12元一份,可以选三荤三素,告诉老板要什么,老板就会帮客人先用小框装起来,把要抄的料放到一边,再按照下单顺序一份份炒。
排到徐觅时,她爽快地选好自己想吃的料:“老板我先付款了啊,要这几样,要辣椒,炒好我等会儿过来拿。”
一转身,她便按照小迟的推荐,直接跑街道后边的冰饮店买冰浆去。
等冰浆拿到手,怪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