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50-160(第15/16页)
贵阳的各街道小店在作品发出之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禾嫒尺都看不到。
因为她已经离开了贵阳。
为什么?
因为热。
第160章
在贵阳乘凉好些天,禾嫒尺也接触不少当地居民。
入伏之后,贵阳连续多日高温,当地最高温度居然触碰到了30°的高点,当地居民都喊热。
喊着喊着,她在之前习惯了白天不到三十度,晚上二十多度的贵阳以后,觉得好像是不够凉快哈。
然后她就琢磨。
贵州哪儿最凉快呢?
贵州其实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避暑。像铜仁、遵义,就享有贵州空调外机的美称。
一个挨着湖南,一个距离重庆比较近,夏天到了也是每天三十多度往四十度爬,避不了一点暑。
除贵阳以外,能称得上凉快的就是安顺和毕节,不过还是比不上六盘水。
据说六盘水夏天平均温度19°,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还得盖被子。
人刚到六盘水不久,就换上薄外套和长裤的禾嫒尺表示,这是真的。
她来六盘水这天正巧在下雨。雨势不大,淅淅沥沥地下下停停,太阳只偶尔在云层之间露露脸。
风一吹,雨滴带着凉意就往人身上钻,冷嗖嗖的,还好她带了防水冲锋衣,穿上刚刚好。
不过六盘水也不总这么凉快,据说出太阳的正午,被阳光直射时也会很热。
“毕竟海拔也一千多接近两千米,紫外线强得很,出太阳时记得擦防晒,晒黑都是小事,多晒晒能掉一层皮。”
坐在禾嫒尺对面的当地居民说道。
这位当地居民是禾嫒尺新认识的网友,网名小罗食记。
什么,网名听起来怪怪的,像美食号?
确实,小罗是美食博主,不过她走的是烹饪赛道,跟禾嫒尺主营方向不同。
这俩怎么认识的呢?
和大家的作品有关。
之前禾嫒尺在鹏城搬家后,为了接取扫拖机器人的广告,曾经拍过一期处理剩菜的视频。
视频中,她学着小罗往期的某部作品展示的方法,将辣子鸡的辣子打碎,做成红油。
当时不仅在她的剩菜处理作品里贴上原作品缩略图,还在作品简介@小罗食记。
小罗当自媒体人已经一年左右,经营的账号在小紫书粉丝比较多目前有2万,属于勤快型博主。
几乎每一天都会更新一期烹饪短视频,时间不长,也就一两分钟左右。
作品属于比起烹饪过程,更在意视频画面是否美观的类型。
发出来的作品更新很稳定,浏览量互动量浮动却比较大。
多的时候人品爆发,点赞能上大几千甚至过万,少的时候点赞量就几十,留言的人也寥寥无几。
小罗至今还没整明白平台流量走向的逻辑,总感觉这玩意就是玄学。
不过她清楚的是,外来流量是真厉害。
她的辣子鸡红油视频在被禾嫒尺@过后,浏览互动量暴涨,目前已经成为她数据最好的新作品。
巧的是,这部作品其实是她接拍的某品牌搅拌器的广告视频。
广告作品的互动量会在平台后台作为往期广告数据被记录下来。
数据好,等于她的广告有效。往后再接广,报价就容易往上提,而且品牌方会认为她的广告不敷衍,更愿意找她合作。
四舍五入,相当于禾嫒尺为她的事业生涯增添一层砝码。
禾嫒尺从她的作品找到广告灵感,小罗从禾嫒尺的作品里获得流量。
大家对对方都有一定好感,在网上打过招呼,又互相关注,一来二去的便也算是个熟人。私底下交换过联系方式,还时不时会在关注列表里刷到对方的作品。
禾嫒尺刚到贵阳探店玩耍时,发的第一篇笔记就被小罗刷到了。
作为一名贵州美食博主,小罗看过探店笔记之后当然有话想说。
于是她便在笔记底下留言,说了好些自己以前到贵阳时吃的东西,还给禾嫒尺介绍了一些老家美食。
禾嫒尺在贵阳一个人呆得正有些闲,见有熟人给她留言,还说自己也在贵州,便通过之前加的联系方式,跟她聊上了。
结果被小罗一句:“最近六盘水下雨,晚上还得穿毛衣。”牢牢吸引。
便决定跑六盘水凉快去。
现在两人正坐在小罗家小区外头的烙锅店里,等老板给她们上菜。
贵州烙锅在当地也属于有些名气的美食,禾嫒尺在贵阳也吃过。
等老板将菜品和锅子端上来,她才发现,六盘水的烙锅,似乎和她在贵阳吃的烙锅不太一样。
首先锅就长得不太一样。
烙锅有个烙字,吃法也跟烙有关,主要就是将各种食材放在锅上‘烙’。
从表面上看起来,和铁板烤肉其实有些相似。
贵阳店里的烙锅大多是锅中间凸起的黑色砂锅,锅子正中还会放着一个小碗,里头是店家调制的活油蘸水。
蘸水里有猪油、葱花香菜、胡辣椒、折耳根等配菜,得放在锅中间,热着配菜吃,味道才好。
小罗带她来的这家烙锅店,锅子中间则不放蘸水,烙锅有像贵阳那边一样凸起的,也有平底锅。
不过哪怕是凸起的锅,凸的部分也比贵阳那边稍微矮一些,凸得不那么明显。
食材方面也有区别。
贵阳的烙锅大多是熟烙。
像猪五花、肥肠、牛肉等各种烤肉店里都会有的菜品,会根据菜品的种类不同,拌上类似洋葱、香菜、芹菜等配菜,在后厨先猛火炒过。
等炒熟了,再一份份丢到烙锅上一边加热一边吃。
如果没有中间的活油蘸水,其实吃起来和自己家炒的菜区别不大,更像换了个形式在吃炒菜。
味道好不好,主要得看蘸水调得怎么样。
禾嫒尺在贵阳吃烙锅的时候其实踩过一次坑。
坑的理由相当莫名其妙。
——锅不热。
熟烙就是这样,因为菜品已经在后厨炒过才端上桌,所以不少店家为了安全,或是不让烙锅爆太多油,都会尽量把锅的火调小。
问题是本身熟烙的菜品考虑到要放到锅子上烙,所以炒的时候加的油都不少。
为的就是把炒好的肉放在中间凸起的锅上再次加热时,能将里头的油爆出来,形成类似吃加热砂锅菜的感觉。
锅子如果不热,刚炒好的肉菜丢到凉锅上,油就会存在肉里,再加上锅不热,上边加了猪油的活油蘸水也凉,吃起来满嘴都是凉掉的油,相当恶心。
六盘水的烙锅则是生烙。
上来的菜品全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