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40-360(第7/28页)
篇诗赋,谁知却遇到了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王勃,抢着出风头。】
【阎都督想着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写出一篇好文,便端坐帐后,让小厮传递消息,等着看王勃的笑话。】
阎伯屿:看来予要变成了笑话……
天幕上同步出现了《滕王阁序》的文章。
【王勃开篇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满不在意的说:不过是老生常谈。王勃接着写“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沉吟良久,无法言语。】
阎伯屿神情肃穆:“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是一个典故,东汉时名士徐孺,家境贫寒,却品行高尚。当时的豫章太守是陈蕃,他素来不接待宾客,却专为徐孺设了一榻,平时高高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这便是后世“下榻”的典故。
阎伯屿不由得感叹:“天才啊!”
此言与天幕的声音交叠,顿时有了一种时空错位之感……
【当听到王勃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不得不叹服:“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庾信:“这是化用了予的《射马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不得不承认,还是王勃这个后辈的文章更加大气恢弘。
扶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始皇:“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这人历经磨难,将人生看的很明白。”
位列秦朝咸阳宫的张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命运不济,委身仇敌,好惨啊~
刘彻:“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历经文、景、武帝三朝,有才却不得重用,等到武帝想要征辟此人时,他已经九十岁了……
武帝再缺人也不能压榨一个九十岁的老翁啊。
冯唐:“文帝名如其人好文,而我好武,因此得不到重用。景帝人如其名好美,而我貌丑,因此得不到重用。武帝文武皆好,美丑皆喜,却偏生重用年少的;而我却老了,因此也得不到重用。”
武帝:……
至于李广,李广无法封侯,难道不是因为他的功劳不够吗,关朕何事!
刘彻无法共情那些失意文人的自怨自艾,他就从没有失意的时候!
刘恒:“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朕对贾谊是很看中的,只是他的政策并不适合如今的大汉。未免朝中公卿与诸侯王打压,才将他打发去了长沙,没想到贾谊自己看不开,早早就去世了。
刘庄:“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若是他没有记错,梁鸿是他儿子刘炟一朝之人。
梁鸿作诗讽刺皇帝,得罪了汉章帝刘炟,只能逃到齐鲁一带躲避,很快便病死了。
在齐鲁做舂米工为生的梁鸿吟唱着让自己遭灾的诗:“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登上高高的北芒山,回过头把皇都遥望,高大的宫殿多么雄伟啊,可那都是靠着穷尽民力……
字里行间都是对帝王穷奢极欲的谴责,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李世民:“王勃急于入世,却屡遭坎坷,心中满是忧郁愤懑、磊落不平之气。”
李靖接着看下去,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情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虽低沉却不乏壮志!”
身为四十多岁大器晚成的名将,李靖对此感触颇深,即便是理想受挫、仕途失意时,他也从未放弃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武后:“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此后,她的称帝之路可能会遇到更多阻碍,但却无人敢小觑自己的执政能力!
高宗李治:“真是奇才啊!”
武后:“本朝有如此奇才,当为文教盛世!”
王勃:“陛下,娘娘谬赞了,臣如今尚未写下这篇文章。”
李治兴致勃勃道:“子安定要写一篇超越《滕王阁序》的文章,让天下人开开眼。”
王勃:谁懂,当爱好变成工作,亚历山大啊!
【王勃文不加点,顷刻而就,引得满座大惊!】
评论区
“王勃在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佳话。”
“在序文最后,王勃还作了一首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故意空了一字,把序文呈上,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最后一句诗空了一个字,深觉奇怪。”
“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有人说是水字;有人说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甚满意。”
“于是,他命人快马加鞭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却拿乔:我家公子一字千金!”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给阎伯屿,阎伯屿转念一想,一字千金,这是千古佳话,自己也能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于是便命人准备好纹银千两,送给王勃。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阎伯屿意味深长地道:“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世奇才……”
【王勃的《滕王阁序》很快便传扬天下,被高居九重宫阙的皇帝知道了,唐高宗拍案叫绝,惊叹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他见王勃大才,便想着召其回宫,但此时,王勃已经魂归天际了……】
【高宗喟然长叹:“可惜,可惜,可惜!”】
高宗李治双眼放光的看着王勃:“子安,这次朕可不会再错过你了。”
王勃:有没有一种可能,臣已经名扬天下,不需要天子的关注了……
【676年,王勃从交趾回京,却在南海遭遇风浪,不幸溺水,惊悸而死,终年26岁!】
曾远征交趾的马援对此深有感触:“交趾那个地方,最好走的便是海路,但南海(今北部湾)风高、浪急、礁多,极易翻船!”
评论区
“王勃的坟墓就在今天的越南北部,1972年,被美军飞机炸毁,如今只剩下了王勃的雕像……”
王勃破防了,王勃的粉丝们也破防了。
当年的交趾县居然成了他国的领土。
而王勃,居然尸骨无存!
很快便有一些人与同好相约,踏上南下之路,无论如何也要让偶像落叶归根啊!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主张文学要立言见志,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他的诗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对转变南朝靡丽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