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400-420(第25/27页)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潘仁美的女儿是后宫的宠妃,身兼国丈与奸臣两重角色,父女内外狼狈为奸,不顾民族大义,公报私仇,遂使杨业遇难,朝廷蒙羞。”
“他挟昔日一箭之仇,陷害杨业,误国欺君,可谓十恶不赦。”
赵光义:“朕就是被奸臣和奸妃糊弄的昏君呗……”
潘美老神在在的想着:老夫可没有一个入宫为妃的女儿,八女虽是襄王赵元侃(赵恒)之妻,但襄王只是陛下三子,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登基啊!
“但文学演绎与历史不同,不能将潘仁美与潘美划上等号,事实上,历史上的潘美是北宋开国名将,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深厚,屡立战功,是北宋开国元勋。”
“潘美的第八个女儿虽然是真宗赵恒的妻子,但她在赵恒继位之前就已经去世了,之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潘美:……
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第419章 守内虚外
潘美内心的苦涩无以言表,不就是一次决策失误吗,居然被后人当做了奸佞唾骂。
难道老夫之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建立的功勋都是假的吗!
潘美本就不是乐观豁达之人,这样一想,不由得更加郁闷……
【至此,宋朝三路大军皆败,开战之初所取州县尽数放弃,雍熙北伐以失败收场!】
赵匡胤:“又败了……”
若是辽军强大到与宋军有代差,他也不会如此遗憾。
分明有杨业这样能够震慑辽军的大将,分明宋军并不比辽军差多少。只是因为指挥上的失误,因为战前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辽国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新帝与萧太后的权威得到了巩固,内部再也没有人敢反对她们的决策。】
【主帅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行再生礼,耶律休哥也成为了辽国历史上独有的行再生礼的臣子。】
耶律休哥:“这可是陛下才能享受的礼节,没想到臣也能有如此殊荣!”
可见辽国对这一仗有多么重视。
【赵光义听说宋军兵败后,十分气愤,他再次将罪责都甩给了诸将,认为这些人“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逼斗”,最终“往复劳弊,为敌所乘”。所以,曹彬、米信等人回朝后,皆被贬官。】
评论区
“倒也不算冤枉。”
“此战战败主要责任就在于曹彬的过失,攻取涿州后无法保证宋军粮道,危难之时又无法约束诸将,浪费了宋军最后的撤退机会。”
“更是在宋军溃败时骑马夜遁,导致宋军彻底的崩溃,若无宋军名将李继隆与李继奋的奋战,此战宋军损失还会更大。”
……
【雍熙北伐失败后,赵光义依旧没有放弃向北进军,可是,还不等他部署新一轮对辽国的攻势,辽军就先行向宋军发动了攻击。】
【这一年十二月,辽军在瀛洲君子馆大破宋军,宋军在天寒地冻无法使用弓箭的情况下被击败,宋将刘廷让的部队“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贺令图、杨重进等将领被俘,宋军河北防线遭到重创!】
【此战之后,宋朝失去了攻取幽云最好的机会,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在朝堂之上,以赵普为首的文臣也对北伐之策口诛笔伐,他们提出“弭兵论”,反对赵光义的对辽战争。赵光义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转而守内虚外,搁置收复幽云的计划,仅加强河北及河东地区的防御。】
赵匡胤表示不解:“这些文臣为何要反对出兵!”
汉武帝对此很有经验:“不过是觉得辽国入侵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罢了,殊不知,如果一个王朝自己都无法强硬起来,就不要怪异族肆无忌惮。”
【除了收复幽燕的计划破产以外,赵光义对交趾、定难军的经略也陆续失败。赵光义一朝与周边的辽(契丹)、交趾(静海军)、党项(定难军)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这一连串战争的结果就是宋朝未能恢复汉唐时期的疆域,只守住了五代十国的基本盘。】
赵匡胤:“若是无法统一天下,还能称为正统王朝么……”
【公元989年,赵光义命文武群臣各陈备边御戎之策,宋朝廷就对辽政策展开了一次大讨论。】
【满朝文臣纷纷上奏,虽他们论述的重点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都赞成单纯防御,与辽通好。】
【举朝上下,反战主和成为舆论的主流……】
温仲舒:“目前将帅无人,财力不支,最重要的是的是整顿军政,致力内政,而不是穷兵黩武!”
张洎:“战争给河北地区造成了难以描述的悲惨之象,希望陛下顾念一下河北的百姓。”
王禹偁:“河北边民对本朝发动的战争并不拥护,还将辽兵反攻带来的灾难也怪罪到官家头上。陛下轻用雄帅,深入敌境,是竭苍生之众力,务青史之虚名啊!”
赵光义:……
汉文帝刘恒:“若是能如大汉一般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倒也不失为一时之策。”
宋真宗赵恒:……
【赵光义固执地认为:“治国在乎修德尔,四夷当置之度外。”此后,宋朝停止了武力开疆拓土,全面转向守内虚外,把预防“内患”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
赵匡胤:“呵!在德不在险?朕倒要看看你所谓的德行能不能化为铠甲保护孱弱的大宋。”
赵光义:“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再加上宋初土地兼并之风兴盛,激化了阶级矛盾。从北宋初年开始,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就不断爆发。】
【而宋朝内部矛盾最尖锐的地区就是四川,淳化四年(993年),四川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赵光义派心腹宦官王继恩领兵镇压,到至道元年(995年)才完全平息。】
【四川虽号称“天府之国”,但自唐末五代以来,一直为割据势力所把持,这些割据势力对当地百姓极尽搜刮掠夺之能事。】
【四川盆地,关隘林立.地势险阻,唐末黄巢起义转战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流域,却没有扫荡到四川,因此这里的豪强大地主一直没有受到大规模农民武装的打击,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尤其尖锐。】
天幕下很多人表示不满:“天幕怎么站在暴民的立场上说话!”
“我等的家业都是祖上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凭什么要平白被人夺走!”
“就凭他们还想断了我世族的根,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
【黄巢起义军逼近长安时,唐僖宗带着大批世族官僚逃到四川。五代时,唐朝的“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直到宋初,这个地区还保留着唐以前那种比较落后的生产关系,土地兼并比中原地区更为突出。】
【世族豪强地主疯狂地兼并土地,占有大批“旁户”,“旁户”就是“佃户”,他们世代被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