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大秦地府日常》 250-260(第26/59页)
小鱼干的诱惑。嗷呜一口咬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就忘记自己在生气了。
等吃完所有小零食,又变回活蹦乱跳的黏人崽。在父亲身上爬上爬下玩了好一会儿,累了才窝在阿父领口呼呼大睡。
午饭也没吃,因为已经吃零食吃饱了。
楚姬听闻儿子累了一上午,赶来查看情况。听侍者说了陛下的骚操作之后,气不打一处来。
压榨他儿子的劳动力也就罢了,后续还不让小孩好好吃饭。怎么能叫他吃零食填肚子呢?陛下为了把儿子哄回来真的是太任性了。
可那是陛下,楚姬还不能和他发火。
楚姬只能问丈夫讨要儿子:
“阿苏累了,妾带他回去照顾吧。”
秦政想也没想就拒绝:
“不用,朕能照顾好他。”
楚姬盯着丈夫不说话。
秦政:……
秦政也觉得自己刚刚那话说得过于厚脸皮了一些,到底是妥协了,要把猫崽从衣服里掏出来递给楚姬。
然而崽崽勾着父亲的衣服不放:
“咪呜咪呜。”
睡梦中还不忘紧紧抓着阿父的衣服,生怕被人带走。秦政哄了两句,跟他说是阿娘来接他了,他也没松爪。
楚姬捏捏猫崽的尾巴:
“小没良心的!”
她都是为了谁?臭小子整天只和父亲亲近,果然当初还是不该任由陛下把扶苏带走单独养,现在脑子里全是阿父一个。
小猫咪下意识用尾巴缠住阿娘的手指,也不让阿娘走了。他才不是没良心呢,他就是个贪心崽,要爹娘都在身边陪着他。
楚姬到底还是把手指抽出来了:
“算了,妾就不在这里叨扰陛下处理国事了。”
她可不乐意待在章台宫。
回自己宫里,她就是地位最高的,所有人都捧着她。在章台宫,上头还有个陛下,哪有回去独自待着自在。
至于儿子,她已经解救过了。小家伙自己不肯走,可不能怪娘亲狠心。
秦政目送楚姬告辞离开,满意地给猫崽顺了顺毛。
“看吧,只有阿父会一直守着你。”
睡着的崽崽听不见,只下意识往衣领里钻。外头有点冷,他要钻回温暖的地方继续睡。
秦政心满意足地打开群聊,拍了张照片发出去,准备给群友们看看他家可爱的猫崽。
照片里是秦政淡然沉静地坐在那里,领口有只睡得香甜的小猫。欣赏了片刻觉得这张自拍很不错,这才心满意足地往群里一发。
[秦始皇]:(图片)
[汉武帝]:哟,始皇帝还养猫呢?
秦政:。
同时在两个群里就是很容易这样,上回也错了群。好在问题不大,秦政面不改色地撤回,假装没有发过。
[汉武帝]:?为什么撤回?
这照片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难道是秦始皇觉得给人看见自己任由小猫钻领口会影响他的形象?
那你倒是别拍啊!
几个宋朝皇帝暗搓搓冒泡,问秦政那只猫的照片能不能给他们多看两眼。
宋人爱猫,养猫之前还得认真做一番准备,才会将狸奴请回家中。陡然看见一只可爱的猫崽,见猎心喜,实在没忍住。
秦政忽略了他们。
这群人是什么东西?还想看他家太子的照片?做梦。
[凤秦史官]:应是二世陛下养的猫。
根据她饱览史书的经验,一般只有二世陛下养的小宠物,才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性叫陛下另眼相待、允许它钻自己的领口。
秦政见史官冒泡,干脆圈了她。
[秦始皇]:@凤秦史官,昨日陈寿说了他那个位面的二世,今日你来说说你这个位面的。
皇帝们:……又来?
秦政一向只管自己高兴,并不在乎其他人想不想听。
[明太祖]:你们就不能私聊?
千年前的古人怎么治国的,朱元璋感觉跟他没关系,也没多少能学的东西。要是换成那个搞过工业革命的秦国,他倒是挺乐意听一听的。
秦政无视了明太祖,史官也无视了明太祖。
[凤秦史官]:好的陛下!那臣就从灭赵说起吧!陛下灭赵之时,太子殿下与武成侯王翦将军共同提出了离间李牧与郭开的计谋。
熟读史书的李世民感觉哪里不对。
[唐太宗]:且慢,秦灭赵时,离间李牧与郭开的计策不是王翦一人所出?
[凤秦史官]:许是你那位面如此吧,我这边殿下也出了力,在武成侯计策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凤秦史官]:郭开掌握赵国权柄,而李牧则与前太子赵嘉关系亲厚,殿下认为郭开必会忌惮李牧借兵权行废立之事。
[凤秦史官]:武成侯派人去向赵王进谗言,殿下则用舆论造势逼迫郭开做出选择。当时邯郸城内都在传李牧不满赵王迁昏聩,要助前太子嘉夺位,百姓也十分期待此事发生。
[凤秦史官]:郭开曾受大秦贿赂,本就在犹豫是否卖赵求荣。意识到自己即便打算留在赵国也必要对付李牧后,便不再犹豫,直接出手。
不收拾李牧,李牧就会干掉他这个奸相。收拾李牧,赵国必亡。
所以他挑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先杀李牧作为投名状,再献赵国加重自己的筹码,以此换取在秦国的高官厚禄。
李世民一下子明白了。
王翦派人去进谗言,郭开或许还会顾虑到赵国灭亡后秦国可能翻脸不认人,不肯承认他的功劳,因此犹豫是否当真要害死李牧。
但扶苏这招堵上了郭开的后路,郭开意识到自己已经没了选择。不是他死就是李牧亡,两人只能留下一个。
所以只能配合秦国动手。
计策确实是王翦提出的,秦二世做的是在王翦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道后手,保证这个反间计必然成功而已。
[汉武帝]:啧啧啧,一出手就是把李牧和郭开往死里逼。舆论已经放出去了,所有人都信了,哪怕李牧没有那个意思也只能照做。
恐怕当时邯郸城内就连赵嘉本人都信了李牧会帮他吧?李牧本就不满奸臣误国,难道还会澄清不成?
[汉武帝]:朕也很需要一个懂舆论战的帮手,能不能把楼桑借给朕一用?
刘彻感觉自己被骂那么惨,都怪臣子没用。他们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但是他瞧着这个凤秦的二世挺擅长的。
舆论战哪里是那么容易打的?怎么把舆论成功散播出去,也是一门大学问。
昨天刘彻就想说了,楼桑这家伙这么擅长给自己造势,把控舆论一定是一把好手。黑的都能说成白的,保不齐可以把昏君洗白成明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