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谋士系统在三国》 250-260(第12/16页)

但是战后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处的,比如说对于其中的功过进行奖惩,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人进行提拔,对于伤亡的兵将进行抚恤。

    粮草损耗的计算,兵器损耗的归纳,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忙得完全停不下来。

    曹操能够在百忙之中还非常浪漫的给陆离回上两首诗,本身也可以称之为真爱了。

    这待遇放在别人身上绝对会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但是放在陆离身上,就让人感觉还好,没有特别突出的那种感觉。

    不就是两首诗吗,也就那样吧。

    不过外人绝大多数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诗词往来,倒是郭嘉知晓,不是曹操主动找他分享的,而是陆离信件送来的时候他正好就在边上,曹操小小的失态完全没有逃过郭嘉的眼睛。

    或许当事人自己不觉得,但郭嘉看的很清楚,陆离有的时候是真的很善于神来一笔的。

    对方总觉得自己对于人心的解读不如他远矣,可实际上让郭嘉说的话,应该说他们对于人心解读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跟自己比起来,陆离更侧重于日常交际中对于一段关系塑造的把握。

    说来也是奇怪,按照对方的经历来看,好多年都是在山野之中守孝,少与人存在交际,偏偏表现出了在交际过程中的那种信手拈来。

    也不知道这是跟谁学的?

    郭嘉心中隐隐划过一个答案,却又觉得不止如此。

    有些东西不需要过度追根究底,别管对方怎么拥有的这份技能,有就比没有好。

    就比如说这次,陆离来了封让曹操意想不到的信,成功获得了回诗两首,日后说不定也能算是一桩美谈。

    可若是陆离没有来上这么一封信,故事可能就要变成事故了。

    一时之间许是看不出来,但来日若是有点什么,今日的欠缺便会成为攻击的缺口。

    很多时候,防御的攻破并不会在眼前,而是早在很久之前,便开始凿出裂缝。

    在这方面,陆离做的一直很好,就算偶有疏漏,也大都能够自己及时查漏补缺。

    相比较起来,有些人便大大不如了,比如说曹操都已经打完荆州、益州了,还在拿着当年官渡说事的许攸,再比如说恃才放旷的一、二、三……

    这种情况放在内部有不少,放在外部也大有可为之处。

    这次得到益州,曹操也顺带着得到了不少益州贤才。

    有的时候真的挺让人感慨的,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放着良才美玉不用,随手抛掷在角落中生尘的存在呢。

    曹操对于新得到的美玉良才多有珍惜,主打一个绝不浪费。

    有的时候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事情,颇有几分在所难免,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不然怎么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呢。

    陆离没有特意来哭,但确实实打实刷了一把存在感,但有些人就不免让人担忧了。

    想到自己某位从来都非常靠谱的好友,郭嘉忍不住怀疑自己来曹操这里不是当谋士的,而是帮着对方调解交往问题的 。

    这一个两个的,真是没有一个能够让人放心的。

    他们两个在外人看来各有各的靠谱,但偶尔确实会掉链子,反倒是会被人参“不治行检”的郭嘉,在这方面却从没有掉过链子。

    所以说靠谱这种事情啊,怎么能够只看表面呢,要透过外在看内里才对。

    郭嘉准备在其中帮忙推上一把,却也没有准备大咧咧的玩什么有话直说,真诚或许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必杀技,但有些时候还是需要存在委婉与暗示的。

    郭嘉与曹操说起了孙权阵营,说起“少主与老臣”之间关于战与降之间的纷争。

    事实上在出现这个问题之前,孙权与张昭也算是一对年少统业与尽心辅佐的典型代表了。

    可是在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双方明显出现了分歧,目前看起来分歧还没有完全解决。

    郭嘉明着在说江东,曹操却听出了对方的意有所指。

    他隐约似乎猜到了对方想要说什么,却也不戳破,只问道:“奉孝有话不妨直言,你我之间难道也要这般拐弯抹角不成?”

    郭嘉:“司空明见万里,嘉如何不算明言?”

    对上曹操的目光,郭嘉也只是回以一笑。

    有些话人家让人直说,不代表你真的可以直说,再好的感情、再多的信任,那也不是拿来挥霍的。

    再说了,有些话真的说出来,那就容易变成无可转圜的事故了,他又不是来帮倒忙的。

    明公,也未必真的想要听到直言。

    郭嘉没有继续说,曹操也没有继续追问,有些事情本也不需要问,隐晦的说一句就足够了。

    第258章  两心如一

    有关曹操上进的可能, 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荀彧以为自己会是不同的那个,不是看法上的不同,而是他的存在对于曹操的不同。

    从某种角度来说, 抛开那些曹操的的自家人, 他是在曹操弱小的时候最先毫不犹豫进行选择的那个人,若以夫妻相比,他应该算是妥妥的原配正妻吧,还是对方未曾彻底发迹时选择下嫁的那种。

    他一直都清楚自己是不同的,所以他可以慷慨大方的帮忙纳妾(划掉)介绍拉拢其他贤才过来。

    他会有这份自信自然不是自己在这里瞎自信, 除了他本身的能力与贡献,曹操对待他的态度也是让他拥有这份自信的重要因素。

    可是随着曹操的逐渐强大,随着那种可能越发逼近真实, 他们之间的距离仿佛也在无形扩大。

    真奇怪,明明按来说,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曹操与陆离之间才对, 可偏偏那俩人之间完全没有问题, 反倒是他与曹操之间出现了这种毛病。

    荀彧不是猜不到原因,他也不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可心里忍不住堵着一口气,不愿意去做, 好似先做了就代表着某种东西的破碎。

    有些人视性命、权势为最至高无上的存在,愿意为此抛弃所有, 但荀彧不是这样的人,在他心中,有些东西远比这些还要重要。

    他有自己的坚守, 有自己的骄傲,有自己的不愿妥协。

    下位者对着上位者怄气, 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做法,荀彧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这般做了。

    因为他跟曹操之间,从来不只是上下分明的关系。

    若当真上下分明,所有的、一切的认知都算是什么呢,算他自作多情吗?

    荀彧不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是在自作多情,但曹操始终保持的沉默却好似在佐证这个他不愿意相信的答案。

    双方都在沉默着,若是放任这种沉默继续,或许事情最后会演变成一个大家都不想要见到的地步。

    幸而他们有一***位共同的友人,聪明、智慧、善解人意、非常靠谱,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友人——来自某友人自我评价。

    真可惜伯安不在这里,不然绝对会给我捧场的,按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