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八零胡同小饭馆》 40-50(第21/36页)
宋明瑜摇摇头:“林姐,高阿姨,我觉得事儿没这么简单。”
她隐隐感觉,抓到那个小贩,事情也不算完。
这事儿真的就是凑巧吗?
她就真的只是恰好在酸辣粉招牌打出来之后,恰好遇上一个骗子冒用了这个招牌,恰好就把张胜利的女儿吃出食物中毒?
巧合多了,所有的偶然,都不见得是偶然。
“你的意思是,这人是……故意的?”高彦芝目瞪口呆,“那是食物中毒……”
“现在下不了定论。”宋明瑜说道,“还是必须得先抓住人。”
“谁会做出这么缺德的事儿呢?”
张新民很是为宋明瑜打抱不平,他是从一开始就看着宋明瑜白手起家的那个,“本本分分地开店挣钱做个体户,招谁惹谁了?
“难道是嫉妒明瑜挣钱?”
嫉妒到这个地步,众人光是想想,就打冷颤,“不至于吧。”
可是宋明瑜开小饭馆也没和谁结过仇怨啊!
“这也说不通。”林香摇摇头,“这比赛过去都大半年了,要是因为这件事在背后偷偷摸摸搞小动作,不会等到这么久以后。”
陈继开帮老婆补充:“而且当时评的是十大名小吃,排名其实没分什么先后,顶多就是《南城晚报》篇幅多一点,后头那些要么就是老字号,要么人家就是参加比赛为了把名声打出来的。”
像那家锅盔,现在也开起了自己的小店铺,生意做得好得很,听说去吃个锅盔还得排长队,人家放着生意不做,专程来盯着明瑜的生意?
傻子才这么干呢!
“可要不是这些人,又会是谁?”高彦芝又说道,“这店儿就开在咱们胡同门口,总不能是咱们胡同里的吧!”
“那怎么可能,胡同里头谁会这么做!”
张新民摇摇头,“咱胡同关系那么好,谁做得出来这种事!”
“那可不见得。”高彦芝冲着斜对面努了努下巴,“会不会是他们家?”
她说的是夏亚军,“前头娟儿和夏亚军那事儿闹那么大,现在看娟儿日子好过,怀恨在心?”
厂里的事儿张新民比他老婆清楚:“他儿子夏远航马上就要毕业了,他等着办病退让他儿子顶替,这节骨眼上犯不着。”
毛小静也说不可能:“薛绍经常来店里接夏阿姨,那个夏……他碰见薛绍就绕路走呢。”
和宋明瑜有关系的没关系的,结过梁子没结过梁子的大家伙儿全讨论了一遍,但没一个是对得上号的。
总不可能是邹强那个混不吝的吧,常主任一听就摇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可能!”
邹强全家都搬出家属楼了,据说值当钱的东西全卖了,就为了想办法托关系能不能让邹强少判点刑,他还帮吴书记去局子里问过情况,绝对不会轻判呢!
更何况那家人算账也是冲着厂子来,“他们顾不上明瑜这边。”
那还能有谁呢?
屋子里一片寂静,毛小静犹豫了许久,还是开口:“姐……其实,年前那会儿,有个男的来找了我。”
她把腊月二十五那天遇到陌生男人的事儿前因后果讲了,颇有些愧疚:“我当时想着我都那么说了,他肯定不敢再做什么,而且马上就过年了,明瑜姐你累了那么久了,再让你操心这些小事很不应该。”
“难不成是他做的?”高彦芝嚷嚷起来,“这狗东西,就因为挖不成墙角,就要把明瑜的饭馆给毁了?!”
“高阿姨,你别着急。”宋明瑜赶紧把人按住,张新民又给老婆拍后背顺气,宋明瑜沉吟道,“现在无论怎么说,主动权都在我们手里。”
如果对方只是为了骗钱,那很简单,只要抓到人就行。
毕竟登报道歉之后没人再敢假冒伪劣明瑜酸辣粉,地址、门面写得清清楚楚,外面卖的根本就不会有人信。
如果对方真的是在针对她,那现在急的应该是对方。
她这边是受了一点影响,但现在已经回到了正轨,她开她的小饭馆赚她的钱,根本没像对方想象中一样狼狈,反而对方这一招棋还给她送了不少“流量”来。
宋明瑜再次意识到,报纸在这个年头号召力是巨大的,左右抓人这件事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倒不如借着这股东风,干脆在店里再上两个新品,正好拓宽一下市场。
说不定还能靠这个方法刺激一下那个“幕后黑手”,狐狸总要露出尾巴的,有破绽,还愁抓不住人?
不过她这边的新菜研发还没开始,吴书记找上了门来。
“这回没你不行,这个忙,你得帮叔叔一把。”
竟然和针织总厂请来的港商有关!
第46章 第 46 章 双更合一
吴书记这几天可以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先是宋明瑜这头遇到了麻烦, 好不容易事情大体上解决了,港商这边又出了点岔子。
“什么都满意,就是对招待的伙食不满意!”
吴书记有点头疼。
这次他请来针织总厂的港商陈启邦,是港城知名的贸易巨头之一, 主要经营的就是进出口、转口贸易, 生意遍布许多国家。
吴书记这么积极, 就是看上了陈启邦的贸易资源。
现在针织总厂生产能力根本不缺,甚至是过分地高了, 但是市场的反馈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尤其是中高档产品, 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没办法支撑那么多产品的销路,可让总厂去竞争中低档的针织产品,那是自废武功。
——人家乡镇、私企的产品, 同样能做出低端货, 甚至比他们总厂做得更便宜!
吴书记预感到接下来几年,随着票证这些东西慢慢放开, 这个竞争会越来越白热化,这是挑战,但也是风口。
总厂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 那就是飞黄腾达, 从此奠定国内纺织业王座的地位。
如果没抓住, 那就是被时代淘汰,成为和那些小鱼小虾挣一口饭吃的落后企业。
所以问题还是落在销路上,怎么把这些产品销售出去是最关键的难题!
国内当然是销售的主要市场, 但现在国营纺织业竞争激烈, 还有新兴起来的民营、集体企业在底下抢饭,光靠国内行不通。
吴书记眼光毒辣,他把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
但是产品不能直接往外卖, 一来缺乏有效渠道不一定能卖出去,二来他们人生地不熟,容易挨宰。
所以吴书记想到了港城。
这几年,最有存在感的就是港商,他们手握重金,渠道丰富,人脉广阔。
几年前,港城永新公司就在内地投资了一家“三来一补”的珠江香洲毛纺厂,搞来样、来料加工,装配和贸易。
这种合资企业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那之后就有很多港商奔赴内地开企业,也有许多工厂伸出了橄榄枝,想和这群港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