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30-40(第4/24页)

   第三层陈列的,是一张张卖身契。崇德十一年,粮食大丰收,一个女孩的卖身钱是白银三十一两,而到了崇德十四年淮水决堤颗粒无收之时,一个女孩就只能卖十二两银子了,到了连树皮都被扒下来吃的时候,一个女孩就是一麻袋的粗粮,掺着沙土。

    最后一层木梯那么长,段之缙摸着漆面有些斑驳的墙壁一步步往上爬,终于到了最顶上,这一层里什么也没有,只四面开窗,郑崑瑛站在窗旁遥遥地向外看。

    段之缙走到他的身旁往外望去,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田,农夫农妇像一个个小黑点,弯腰耸背,似乎将什么东西撒到了田里。

    “他们在干什么?”他问。

    郑崑瑛回过神:“在选种。如今三月了,将水稻的种子撒到秧田里育出来,等到稻子苗五六寸长可以插秧了,也就到了三月底麦田里的麦子成熟,收获之后重新翻犁施肥,然后以水浸地,赶在四月上旬插秧。”

    “正是这样,看来德润的农书读得很不错。”身后响起了蒋育成先生的声音,二人立刻回身行礼,口称先生。

    蒋先生走到堂前的椅子上坐下,又招呼两人就坐。

    “你们二人今天早上辛苦了,又是爬‘书山’又是研墨划船,还要站在外边吹冷风。”

    两人连说“不辛苦”,蒋先生狡黠一笑:“既然不辛苦,那以后的日子,都要如今天一样上课,只是不要你们再研墨、照镜了。”

    他说着又瞅瞅段之缙的身板,特意叮嘱一声:“尤其是缙儿,你吃穿用度都是头一等的,身子却不如德润健壮,不知能不能熬住科举考试,一定要好生锻炼,叫身子也强健起来。”

    光今天一天,说他身子虚的话已经连着听了两次,段之缙面红耳赤地应下来。

    蒋先生满意颔首,问道:“上课之前,先生我要先问一事,在那镜子前站了一刻钟,参透了什么道理?”

    郑崑瑛居长,长者先答。

    他起身一拜:“学生认为,铜镜高悬于亭,又叫我等面镜静思,是取‘明镜高悬’之意。学生们读书科举,是为为官,而为官之道,首在明心见性,照镜自省。”

    蒋育成满意一笑:“善!你能解出来‘明镜高悬’的意思,可见心中自有乾坤。”

    他又看向段之缙,后者也起身行礼。

    可段之缙没有立刻回话,他回忆着这一路所见。

    书山苦攀,砚池洗墨,明镜高照,还有这观稼阁,稻谷、旧衣、契书和忙碌的农人……

    他回想过这一切,才终于开口:“学生并没有全然看自己,而是看到了自己身后的池水和小童,看到了对面的观稼阁,与湖心亭遥遥相望。学生想,铜镜高悬,一者照见天地,一者照见民生,我虽站在最前面,可却是最后被照见的,因为学生不过是天地之一粟,众生之一人。读书更是如此。天下读书者何其多?可是以学问进仕者寥寥无几,能够侥幸得中的,正如学生一般站在镜子最前边。”

    “可这样,他就比身后的天地万物和芸芸众生更高一等了吗?非也,照样是天地之民,众生之一。若不能略过铜镜中的自己看到铜镜外的万物,迟早生祸。”

    蒋先生讶然,实在是没想到他有如此高的悟性,能够想到旁人想不到之处,怪不得慎之兄非要自己收下他,若是这么好的苗子叫自己放过了,肠子都能悔青!

    “你能从镜中看到天地万物,实在不易。有这样的悟性,只要能刻苦攻书,定有高中之日!德润虽然悟性不如你,但德润所习之书已经不知是你的几倍了,跟着德润,把他看过的书全都看一遍,对你有益无害。”

    两人称是,蒋先生这才正式开始授课。

    他先从五经中抽出一题,叫二人现场写一篇六百字的时文出来,不论笔迹也不管涂抹,当场批阅,二人的水平便已经了然于心。

    “德润的时文大善!真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破题亦是精妙。但是,一则格局不够浑大,二则为师觉得有些地方过于修饰文字,反而掩住了你文章的精妙之处。”

    又看看段之缙的文字,眉头有些蹙:“缙儿破题洞彻无翳,的确是好悟性,可你学问不如德润高深,破题浩大拙朴,但因所知较少,难以论到深处,反而有些空洞。”

    他将文章还回去,那两人立刻交换互阅,一个恍然大悟原来题目还可以这么解,一个目瞪口呆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然后相视一笑,将对方的文章留了下来。

    蒋先生失笑,这二人倒是十分互补,一个主意立马浮现在脑子里。

    他顿顿嗓子开口,“时文取士,最重的是文字,因为文字好坏流于表面,一眼即见分晓。历年来多取华美文章,虽然最近两年上边的话风变了,要摒陈词以张拙朴之文,厘正文风,可下边取士仍偏向于曼丽造句,因而还是德润占据优势,不过你还需小心,文章华美到了惹眼的程度,考官为了迎合朝廷的旨意也是不会选的。”

    “至于缙儿所作之文,合乎时文取士的要旨,‘博雅通达’四字占了三个,只是不够雅,要多多学习德润的文章才好。”

    说到这里,他估算了一下时间说了每天的计划:“县试、府试所考题目具为四书文,正场坐四书文两篇,三场覆试分别做五经文一篇,所以你们这段日子就勤学苦练时文。我每日只讲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为师出三道时文,你们各自作文然后相互批阅,为对方提意见,但是不要为对方改。改完之后拿回去自己的文章,按照对方的意见重写一篇出来,写完再给对方批阅,这一次直接改在纸上。然后两篇文章都拿给为师看。”

    这是叫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意思。

    郑崑瑛和段之缙对视一眼,双双拱手施礼:“学生等都明白了。”

    蒋先生又补充道:“我每日还会再为你们留功课,带回去做。一日一篇时文肯定是要有的,然后缙儿每日还需读书,一日读多少我也给你算清楚。德润破题差强人意,这个是能够练出来的,先生每日会多为你出一道时文,因此你每日要写两道时文,均需写明如何破题,然后再做文章。”

    该说的都说完了,蒋先生便开始授课,两个学生亦是聚精会神,不敢出一声,生怕打扰了先生。

    不知不觉,也已经午时了,这两个学生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上午又是攀爬又是划船,还要爬四层楼阁,俱是饥饿难耐,腹响如雷鸣,也是到了此时才有些走神。

    蒋先生该讲的东西也讲的差不多了,先喝一口茶润润嗓子,安抚他们二人稍等片刻,等会儿小童便上来送餐食。

    果然没过多久,早上嘲笑段之缙的两个红衣小童便气喘吁吁地提着两个木制餐盒上了楼,后边跟着一个温婉大气的中年妇女。

    她一手提一个楠木饭盒,双腕上的玉镯子和铰丝金镯随着走动相撞,发出叮当脆响,头戴金丝嵌宝牡丹簪,含着一抹笑先看了两眼无所适从的学生,才走到蒋先生身边。

    蒋先生惊讶道:“夫人怎么来了?”

    蒋夫人假嗔道:“这家里还有我不能去的地方吗?你第一回收学生,我怕你出乱子,特意过来看看。”

    两个学生闻见是师母,连忙施礼拜见师母。

    蒋夫人叫起,说道:“我今日来是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