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30-40(第3/24页)

上课的,带那些荷包玉佩又有何用,该带的东西放书箱中即可。”

    收拾利索了身上,段之缙登上马车,在天还蒙蒙亮着的时候就到了蒋先生家门口,琼香跳下马车敲门,不一会儿,一位老伯的声音便隔着大门传出来。

    “您是?”

    “我们少爷是蒋先生新收的学生,今日头一天上课,望您通禀一声。”

    老伯恍然大悟:“是段少爷吗?”

    段之缙此时也下了马车,隔着那道木门回道:“在下段之缙,今日来先生家中上课。”

    “原来是您啊,老爷都吩咐过了,直接进来即可。”喃喃说着,里边传来木栓抽动的声音,大门吱嘎一声被拉开,老伯便让他们进来,又一跛一跛地引着他们往授书的地方去。

    “老先生,烦你为我们指一条路,我们自己去即可。”段之缙瞧他走路不甚灵便,不忍心麻烦他一场。

    老伯却笑着回:“不敢称先生,我原不过是一个老乞丐,幸得蒋老爷收留,留我做一个门房人,这才捡回来一条命,少爷您叫我老陶就行。老爷最爱些稀奇景致,庭院里九曲十八弯,非得叫我引着走一遍才行。”

    既然如此,也只能麻烦老人家,段之缙和琼香一左一右扶着陶伯,按照他的指示往庭院深处走,王章则背着书箱跟在后边。

    陶伯年纪属实是很大了,才不久送过了郑崑瑛,现在又送段之缙,实在费力,可还喜滋滋地跟段之缙说话:“读书人,心肠都好着呢,刚才那位郑少爷也是,见我腿脚不灵便,也是说要自己去,然后又搀着我,直到了门口。老朽本想自己回门房,结果郑少爷说他已经记住了,把书箱放下,硬是把老朽扶了回去。”

    他说完,歇一口气,指着前边的那月亮门道:“前边那一个门就是,您自己进去吧。”

    段之缙叫两个书童先把老伯搀扶回去,自己接过王章背上的书箱独自进门。

    这月亮门内别有洞天,院子竟然十分广大,刚一踏入,两个红衣小童便迎了上来。

    他们一般的身高,头上两个小髻子,腮圆鼓鼓地突出,许是刚才跑闹,俱是一团红润浮在脸上,似年画娃娃一样叫人喜欢。

    稍瘦一些的问道:“是我们老爷的学生段之缙吗?”

    段之缙答是。

    “我们老爷嘱咐你,这一趟路,只有今日叫我俩来引,一定要好好记!”

    稍胖一点的娃娃跟着应和:“好好记!”

    然后他俩手拉着手往前走,段之缙哭笑不得地跟在后边。

    平整的青石路走了没多久,一座人工堆出的小石丘赫然伫立,石上用篆体刻着“书山”二字,又留有一羊肠小径直通山丘上,旁边是一扇仅供一人通过的窄门,紧紧锁着。

    两个小童把门锁打开,活鱼一般“出溜”窜进去,等段之缙过来时砰地关上,胖娃娃歪着脑袋调皮道:“我们老爷说了,书山有路勤为径,您得自己往上爬。”瘦娃娃就藏在人家身后捂嘴嬉笑,然后两人把门从里边锁上,一溜烟跑了。

    剩下段之缙一人苦哈哈地爬那石丘,又背着书箱心惊肉跳地从石丘上滑下来。

    而两小童早就在石丘后等着了,见老爷的学生出现,一人一边牵着他的手,往“洗砚池”走。

    洗砚池为一半月形池塘,池水十分清澈,池内养的也不是锦鲤,而是平平无奇的黑鳞鱼,段之缙虽不认得,可瞧它们的模样也能猜到,大概是能吃的品种。

    池中又有一八角亭,檐角飞翘上天,中间不知挂了什么东西,迎着日头反出刺眼的光亮,叫人睁不开眼睛。

    胖些的小童不知从何处找出来一小条松烟墨和一方砚台,瘦些的小童从怀里掏来掏去,拿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瓷瓶,两人把这些东西都递给段之缙。

    “老爷说了,叫您把这一块墨条全磨了,然后墨水倒在瓷瓶里,拿着瓷瓶再去上课。”

    “可是我已经带了研好的墨水。”

    瘦些的孩子蹙眉,“老爷吩咐的。”

    段之缙无可奈何,只能蹲在池边打着圈疯狂研墨,幸好那墨条只有一点,没过一会儿便弄完,他把最后一批墨水倒入瓷瓶,又将砚台放入池中洗净。

    做完了这一切,也收拾好了身上的脏污,小童突然说道:“我们老爷说,这池子从他来安平那一天便开始洗墨,到如今还是如此清澈,只因它联通着地下暗河,是一潭活水。这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爷盼望您能够读万卷书,学问如地下河水一般替旧换新,源源不断。”

    书山径、洗砚池……

    这一路上竟都是蒋先生的谆谆教诲。

    段之缙肃容向两小童作揖,两小童亦郑重回礼。

    三人上了洗砚池处舶着的小舟,小童一个坐在船头,一个坐于船尾,在舟上晃荡着小腿,段之缙坐于船中间划桨,一行人往湖心亭中去,等着凑近了他才看明白,亭子上并未悬挂牌匾,而是挂了一面巨大的清凌凌的铜镜,许是刚刚磨过的原因,人影清晰可见。

    两个小童匆匆跑到岸上,又扯着段之缙的袖子到亭子边站定,“老爷说,叫你在这站一刻钟,好生看一看镜子,才许去‘观稼阁’。”

    三月初江南还有些冷的风飘过脸庞,段之缙紧紧了自己的衣裳,定定地看着那铜镜,自己有些焦躁和不安的神情全然显现。

    为何呢?

    在这里照这面镜子,是有什么深意吗?

    段之缙仰着头看镜中的自己,忽然注意到镜中还有微风吻过池水,荡起一片绸子似的涟漪。两个小童嬉笑打闹,凑在水边舀起池水互泼,也不觉寒冷。

    对面更有一楼阁,是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见过最高的楼阁,不知是不是小童口中的观稼阁。

    这明镜高悬,照映出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天生万物啊……

    一刻钟说短也不短,说长也不长,等两个小童凑上来唤他的时候,段之缙甚至没有反应过来。

    他们再次划船,去往最后一个地点——观稼阁。

    观稼阁如一个巨人拔地而起,凭空比别的台阁高出来一大截,站在门口往上看,竟也看不到顶。

    “老爷说,授课的地点就是观稼阁最顶上一层,叫您自己爬上去,然后往窗外望,一直看到我们老爷来授课。”两个小童说完,又手拉着手跑远,段之缙在其后还能听见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嘲笑声,笑话自己爬书山爬得慢,划船也划得慢,想来没有前头那个大哥哥健壮。

    啧……

    提了提后背的书箱,段之缙推开阁楼的木门,每一层的木梯都在屋子最里边,墙上还零零散散的挂着一些东西。

    第一层,挂着

    一些干稻谷,从崇德九年一直到崇德十六年,有些稻子饱满得似要从稻壳里炸开,有些只剩下一个瘪着的稻壳。那一年,似乎闹了饥荒。

    第二层,挂着一些衣裳,和刚才的稻子相互印证,似是稻子饱满的时候,衣裳没那么多的补丁,只留下一个稻壳的时候,衣裳就破烂不堪,那腐烂的气味穿过无穷的时间,似乎真的萦绕在段之缙鼻翼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