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鱼骨小说www.yuguxs.com提供的《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50-60(第7/19页)

着一圈小飞虫,嗡嗡的,还有蚊子在耳边吵闹,叫人心里烦躁。

    段之缙一个手写字,另一只手在考篮里摸来摸去,摸到驱虫的香囊,在桌子上放置一个,搂在怀中一个,却是没多大的用处,只吓走了那讨人厌的蟋蟀。

    月亮高挂在空中,段之缙也不晓得时间,只能伴着此起彼伏的鼾声奋力写作,终于落下了最后一笔,最后将二十余篇时文翻阅一番,正巧锣响收卷。

    受卷官收至段之缙处时先清点试题,查其卷纸上写有第二十三问,顿时目瞪口呆地看着号房里的学子,段之缙朝他尴尬一笑,又把卷纸往受卷官那边推了推。受卷官也只能默默不语地在《受卷簿》上书段之缙的姓名、座位号,封好卷子,这才将出场凭证发给段之缙,拿着卷子离开。

    近两千人的考试,收卷便收了两个多时辰,等到所有试卷都清点查收完毕,号军们上前将栅门打开,士子们才迎着一缕缕朝阳的光走出闱场。

    怨不得说那考试磨人,从八月初八到今天为止,段之缙仿佛蜕了一层皮下来,浑身的劲儿都卸了,两条腿打着晃被王章和琼香扶上马车,眼一闭就睡了过去。

    等着醒过来的时候头昏眼花,忙喝了一碗浓糖水这才缓过些力气,就在屋里吃了些饭,身子一转又躺回床上去睡觉,

    王虞知他疲累,特意吩咐了不许打扰,叫他一直睡到亥时再叫醒,先伺候着沐浴更衣再上马车,一定要轻轻爽爽地去考试才成。

    ……

    第二场考试为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

    ,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道,判四条,试帖诗题为“春华秋实”,语出《后汉书崔骃传》“春发其华,秋收其实”。论出五经,判都是律例中较为常见的案件,诏、诰、表也是死背格式堆砌文字,出题中规中矩,比之首场相差甚远。

    这也是乡、会试多以首场定名次的原因。

    第三场考试正巧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日子,各家各户都赏月吃月饼了,段之缙还苦哈哈地进闱场考试,家里人担忧他心里不平衡,哄着他“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八月十六日的时候大家再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才是真正的月圆人圆呢!

    虽嘴上不说,心里却受用得紧,段之缙提着考篮于八月十四日进场,八月十五日连作五篇经史时务策。

    锣响收卷,这一年的乡试正式落下了帷幕。

    试卷全都清点完毕,弥封官将卷纸糊名并加盖弥封关防大印,送至誊录所。誊录官用朱笔誊抄出朱卷,戳上自己的衔名,这才送往对读所,让对读官校对朱卷和原卷,最后将朱卷送至内帘,同考官们就开始阅卷了。

    那边的阅卷工作如火如荼,这边段家补上了昨日的中秋家宴,一家人饮酒作乐,有说不尽的话。

    大家围桌而坐,许嬷嬷招呼小丫头将蒸蟹子送上来,混着桂花的香甜,原来是久酿的桂花酒开了封。

    王虞先动筷子将一个蟹子送到丫头盘里,丫头纤纤十指灵巧得很,摆弄着蟹八件就把蟹肉全拆了出来,用蟹壳装着浇上姜醋,送到段之缙跟前,王虞催着他吃:“今年阳澄湖的蟹子格外肥,一拆盖蟹黄都要溢出来了。”

    小勺子舀一点送入口中,果然鲜美。

    沈白蘋又给众人倒桂花酒,还劝着妹妹饮了一杯。

    连科奴也在屋子里,绕着段云霓转来转去,咪咪叫个不停,段之缙便撅了些鱼肉下来,细细挑了刺扔出去,猫儿就一个飞跃跑开,两三口吃了鱼肉又跑回来咪咪叫,直到许嬷嬷给它上了一碗鸡肉糜,这才安静下来。

    吃完饭后,许嬷嬷示意两个小子抬上来一个小蒸笼,许是刚从锅上下来,还呼呼冒着热气,段之缙好奇道:“这是什么?”

    谁知众人相视一笑,施姨娘催着他自己打开。

    蒸笼掀开的刹那,白雾裹着米香味窜进段之缙鼻腔里,还带着甜滋滋的桂香。

    雾气散去,一块儿白白润润的糕饼躺在蒸布上,漏出一层层的半透明的桂花酱。上边用红曲色印了一个“蟾宫折桂”出来,最顶上是三个小字……状元糕。

    “你可得谢谢你妹妹,这是人家一早起来弄的,那印花纹的印模还在卧佛寺开了光,在文昌位前贡过。”语罢,王虞看看段云霓,示意她给哥哥介绍一番。

    段云霓捏着帕子站起,落落大方道:“糕是用南边捎过来的水磨粉蒸的,多过了两边筛才能这样细。今岁新渍的丹桂,用井水湃过三遍才褪了涩气,混着松子碎和槐花蜜做的馅。”

    周姨娘含笑看着女儿,催道:“还有呢,还有东西没说呢。”

    “统共九层糕坯夹八重馅料,喻着九转功成。调馅的时候添了些干桂花,带些苦味,这是‘十年寒窗’。”她说着,把最上边的一层糕掀起来,下边竟然是一副“魁星踢斗图”,虽不甚清晰,可上边的五个字却还清清楚楚,被半透明的桂花酱盖着。

    一层层的,每一层都有吉祥文字,最妙是最底下一层竟是青绿色,用艾草汁儿和的面,取“青云直上”的好彩头。

    王虞亲手给段之缙切了块糕下来,盯着他吃了,自得道:“怎么样?你妹妹不仅书读得好,手艺也不错吧?”

    段之缙满口香甜,只能颔首。

    “那吃了你妹妹的糕,我托付你的事儿如何了?”王虞意指段云霓的婚事,之前段之缙一直科考,她也不便打扰,现在考完了试总该问一问。

    也不求他立刻指出什么人,但凡能说个想法就成。

    段之缙却险些叫那一口糕噎住,看了看段云霓,周姨娘便先叮嘱婆子带着小姐下去,又期待地望向二爷。

    段之缙用水顺下状元糕,苦笑道:“儿子成日里在国子监内读书,实在不认识什么人。且母亲的条件有些苛刻了。”到底是他的妹妹,婚姻大事,段之缙也很上心。

    “母亲想要家境殷实些的读书人,还特意说了国子监内,应当是想着妹妹也做一个官夫人。只是国子监内同窗也无甚年龄相当的未婚青年,要不就是家境贫寒,要不就是早早成婚,要不是便是门第太高咱们高攀不起。”

    王虞有些失望,段之缙又道:“不过儿子没那个门道,能不能拖秦先生或是旁人找一找?因为之前没跟母亲商量过,儿子也不能往外说。”

    “秦先生?”王虞想了想,先生是教书人,说不定就认识这样的士子呢?“可你说的旁人是谁?”

    “儿子认识一位在端王府中任职的笔帖式,名为邹文,虽说官职不显但到底比儿子强上不少,见多识广,若是母亲允许,咱们求他做个媒人。”

    这倒是也行……

    王虞颔首应了,段之缙又道:“只是叫邹文说媒的话,怕是年轻的小官员会多些,又因为咱们家的情况,说不得会穷困些。”

    王虞微讶:“这世上还有穷官呢?”

    段之缙哂笑:“母亲说这话,京官年俸一百八十两,禄米一百八十斛,也就吃饭喝水罢了。咱们多贴补着叫他们把日子过好。”

    周姨娘一下子惊慌起来,王虞也蹙眉,面上有些不情愿:“特意吩咐了要家境殷实些的,又给我弄这出……”

    “再高的门第咱们也攀不上,就算是母亲所言的殷实家庭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鱼骨小说,yuguxs.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